
即便我们已经想不起来自己第一天背着书包出门上学时的情境,影视作品里的镜头也能复原出当时的情境。
妈妈一边整理着你的衣领,一边重复着叮嘱过多少遍的话:“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哦!”
切切的叮嘱,殷殷的期待。
老师讲学生听,仍然是目前世界各地的学校最普遍的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听讲,是一个学生知识获取的最重要通道。
怎么听讲才算是认真听了呢?
老师说,坐端正,看黑板,积极回答问题。
于是我们就看到听话的学生们一双小手背于身后,一副全身紧绷的模样。
可是最近就有教育专家提出质疑:
我们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讲中,就会不知不觉地恢复到自己平常喜欢的坐姿。
别说是学生,就连我们成人,最喜欢的坐姿,不是葛尤躺,也没有谁会是正襟危坐的样子。
保持端正坐姿地听课,学生到底是在努力听讲,还是在努力保持自己的坐姿更标准?
我们不否定传统的课堂要求在纪律的保证、习惯的养成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保持端正姿势听课,确实是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去保持坐姿,这和全身心地投入听讲是背道而驰的。
认真听讲,并非真的就是“坐端正,看黑板,积极回答问题”这么简单就能做得到的。
父母和老师一再要求我们做到的“认真听讲”,
却很少有人真正地教我们怎样才能做得到。
听讲,这种最简便的学习方法,也是有着它自身的方法技巧。
先来测试下你平时课堂上有没有做到认真听讲:
1.一堂听起来乏味的课,你能坚持听多长时间?
a一分钟也不想听
b提醒自己坚持听完
c明白乏味的原因可能是自己这方面知识欠缺,认真听取可能重要或有用的内容
2.老师今天来上课穿了一身特别漂亮的衣服,你会怎么想
a成天就知道臭美,估计都没好好准备今天的课
b对老师的穿戴没感觉,再说我又不是来看时装表演的
c老师穿了身漂亮的衣服心情好,一定会讲更多的内容
3.老师讲课时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
a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老师就喜欢说半截话,卖关子!
咋又扯到这上来了?老师就是喜欢跑火车啊!
c老师讲生动的事例是他觉得刚才讲的内容不容易接受,自己要认真听听事例怎么辅助证明前面的观点。
4. 老师讲的一个观点和自己的不一样时
a搞笑不?怎么可能!上次就讲错了啥啥啥,然后连这节课也听不进去了。
b老师你不会搞错吧!真的会是这样吗?
c是吗?我倒要听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你的答案中只要出现一个A,那么你平时听课就没能做到认真听讲。
这四个问题分别反映了一个学生听讲的意志力品质、专注度、情感态度和思辨能力,而这四个方面有一个出现问题,你的听讲就不可能做到专心致志。
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其实上面四个问题,就是听讲常遇见的情况,正确的做法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应该是每一题的c答案了。
要想认真听讲,下面这些错误也同样犯不得
1.追求笔记的完整
总是担心自己遗忘,一心想把听到的重要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忙于笔记的完整而让听讲落后于老师的讲课速度,结果老师讲的内容却没怎么听明白。
这一点是听讲最隐蔽的错误,有些学生为自己工整而美观的笔记沾沾自喜,作为自己认真听讲的凭据安慰自己。至于回头看不看笔记,自己都不知道。
2.认为听讲只要用心听就行了
我们不反对老师通常说的上课前要把桌面收拾干净,把容易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归整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等这些要求。
但是相信你也有所发觉,玩具放起来了,并不代表你就不玩了。一块方方正正的橡皮就能让你一节课又一节课地玩下去。
之所以如此,是你的意识里,一直把听讲看作只要保持一种精神集中的被动的听取的状态就行,而实际上听讲同样是一种主动地捕获知识、探索他人思想的过程学习的方式。
只有把听讲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时,听讲才不会仅仅只是认真听,还要迅速做下笔记,主动思考,质疑,适时提出问题等等。
这样你势必就要用耳聆听,用眼观察,用手书写,用脑思考,用嘴表达。
就算玩具在桌上,你还有时间去把玩?
3.对老师所讲内容不做提前了解
预习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在认真听讲方面,预习又是保证听讲变被动为主动的根本原因。
预习遇到疑惑应该是大概率存在的,而只有遇到了疑惑,才会产生听讲的心理期待。
期待,是主动积极学习的必要的心理因素。
也曾听到有人担心提前预习了会知道了老师所讲内容,课堂上没有了新鲜感,自己会走神。这种担心正好反映了自己做不到认真听讲。不能因为做不到认真听讲就不去预习,而应该关注自己聆听的能力。
衡量一个人会不会听,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看他听别人介绍姓名的情形。
比如我们第一次见面,有人把我介绍给你,这是水清心宁老师。
不保证下次见面你还能记起来。
因为很多人和你一样,在这种情形下,你只是耳朵听到了我的名字,而你的眼睛正在观察我的长相穿戴,心里可能会搜索我的相关信息,结合你看到的我,忙着对我做初步的评价。
这些本来应该在听完人家介绍之后再做的事儿,很多人都会倒过来做。
这是很多成人都在犯的错。
聆听,作为学习最常用的方式,会听,绝对是一种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是可以传授的,也可以通过自我练习来提高。
具体练习方法,请微信搜索公众号:水清心宁,加关注,回复聆听,收取聆听这种学习能力的练习方法。
已经关注的,直接回复聆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