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写了一篇致敬《人物》杂志的文章,发给写作老师看,老师说不满意,因为我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引用《人物》的话,而我自己的感想和深刻的内容太少。老师说得很对。
当天看完《人物》杂志很激动,晚上就想马上写篇文章推荐大家看《人物》。白天看的时候,摘抄了很多有所触动的金句,想把这些话也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看《人物》写得有多好。再者,我觉得有这些引用,大家就已经能感受到《人物》杂志编辑的好文笔了,相比之下,我这么浅薄的文笔好像写不能把他们写好,写了好像有点多余。
收到老师点评回复时,我一发现自己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又觉得自己很粗糙。《人物》就算是选取短短几行读者来信,随便一看都是文笔不赖的人写的,我对这样一本有态度有品质的杂志致敬时,居然只写了那么点,还写得那么浅,果然冲动了。
2.
老师建议我多阅读几期杂志,她说不同主编传递的价值观也不同。昨天今天,我又去图书馆找了好几本《人物》杂志看,还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人物》杂志的其他资料。
结果今天中午吃饭时,我边看《人物》杂志前主编林天宏写四个实习生的故事时,竟然在餐厅忍不住眼眶湿润。
实习生W为了采访一个服装店的老板娘就陪她卖了一天的衣服;做任何一个选题,都会分头找到几个大编辑问建议,即使大编辑加班到凌晨三点多,也要逮着他把准备好的问题一一弄清楚;芦山地震时,她一个还没毕业的小姑娘能背着装备爬上海拔两千多米没有山路的高山顶去找一个小村子......
同样是实习生,L在杂志改版第一期时和所有大编辑一样,在办公室呆了一个星期没回家,累了就用冷水冲冲脸,困了就找个干净点的地板睡一会儿;为了在十天内说服十多个各界大咖接受采访,做了一张详尽的EXECL表格,上面不仅有这些大咖或是经纪人的联系方式,还做了详尽的计划,每天早中晚,她都要给这些人打一个电话,或是催进度,或是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对方不同意,就第二天再打,在这个过程中受了多少气挨了多少骂,一个字没提。
只是实习生,都如此兢兢业业,更何况全职的编辑们?
编辑张捷修改稿子时,能窝在椅子里3天3夜除了上厕所不挪窝;副主编林天宏给实习生布置稿子《北京零点后》涉及100多个消息源,他将每个消息源跟实习生一一确认,林天宏会不停追问实习生:“你可不可以再打电话给警察局、居委会?他们难道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吗?”
几年前刚改版的《人物》只有9个人,熬夜是家常便饭。办公室里只有一张行军床和一个沙发,谁累了就去睡一会儿,醒了回去工作,换别人来睡。一次凌晨4、5点,实习生L累得撑不下去,但美编已经在沙发上睡熟了。她只能去会议室,一开门,发现主编李海鹏没盖被子,直接睡在地上。
在网上找到一篇《人物》前副主编张卓的采访,文章中说:
《人物》汇聚了当时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很多鼎盛时期的核心成员,从创刊初期,这本立志做中国最好的人物报道的杂志就有不少严苛的职业规矩,比如,每千字一个信源。一篇近万字的人物采访,除了采访对象本人之外,要找十个受访者,包括朋友,亲人,陌生人等不同纬度。再比如,直接引语当中的句子必须和受访者本人说的话一字不差。
每次采访一个人物,编辑会要求记者把市面上所有找得到的有关这个人物的材料都看一遍。基本上一篇一万字的稿子,要看的资料加起来至少也有五、六十万字,有时候这些资料还不止要看一遍。
读到这些编辑背后的故事,我忽然发现这些撰写《人物》的人也是非常值得被记录的,他们也是人物。报道各行各业匠人的他们,也是新闻界、写作圈的匠人。
3.
我很喜欢阅读杂志开篇的编者的话,他们的话总能刷新我的世界。
在打造每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不惜成本,倾心尽力,如匠人一般精雕细琢,这并非来自情怀,而是价值观和高度职业化的行事态度。——张卓《取巧与守拙》
曾经我以为《人物》的编辑们能够写出一篇篇打动读者的文章,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热爱与情怀,没想到编辑却说是“价值观和高度职业化的行事态度”,这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媒体承担着传播价值观的重任,媒体背后的编辑们写的每一句话印在杂志上、发表在网络上,小到影响我这样的读者,大到可以引起群众舆论改变事件发展方向,改变世人的价值观。
人物报道的深度,来自于他们真正的“被看见”,一种打破所有预设的“被看见”。——张薇《光谱与看见》
一开始翻看《人物》时,我会先看我感兴趣的人物的采访文章,或者看题目关键字词吸引我的文章。看完之后有更喜欢的人物,比如侯孝贤;也有看完之后说不上喜欢或者讨厌的人物,比如某个我连名字都忘记的投资人。
后来,我好奇《人物》会怎样报道我脑海里有负面印象的人物,想知道看完那些报道后我会不会改观。看了之前在我印象里眼神桀骜不驯的某小鲜肉男明星的报道后,知道原来外表跋扈的他对人还是挺礼貌的;再看了被网友调戏成表情包的周杰的自述文章,发现周杰原来是挺严肃的一个人。
原先以为看完《人物》之后,我会更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物,现在才明白《人物》并不是要包装美化任何人,它只负责提供事实,不负责代替读者做判断。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多元的,看了《人物》更明白看人要包容客观些。我们经常只是看到某个人的几个点,就用那些点拼凑起来的面来定义那个人的全部。即使是你最讨厌的人,他也并非全身都是污点。
4.
第一天看《人物》时,我有一种像伯牙遇到钟子期的兴奋感,心想:如果能去《人物》实习工作,那一定很棒!
第二天第三天看《人物》,在网上查找《人物》的相关资料,我逐渐意识到想要去《人物》实习工作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像我这么粗糙的人似乎离《人物》要求的能双语工作、超强的执行力和自我驱动力(去翻采编团队的微博的时候,有个主编特意强调是“超强”,因为记者经常要东奔西走熬夜写稿)、有独立采访能力、视野开阔等要求还有一大段距离。
第四天,在修改完善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时,我突然明白,原来我这么喜欢《人物》,这么敬佩欣赏《人物》的编辑记者们,是因为我心里也有臻于完美的追求,我也希望自己能遇到高要求的公司和同事,我也想去经历那些风浪让自己成长。
此刻我觉得,自己与《人物》的相遇像粗糙与精致的相遇,粗糙也想变得和精致一样,是精致告诉它活在世界上的另一种可能。也许粗糙并不能马上变成精致,但是精致在粗糙心里会像雾气氤氲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每看它一眼,都能激励粗糙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