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同学,互联网从业者。她的生活几乎就两件事:工作和旅游。工作为了赚钱,赚钱为了旅游。工作,待过小公司,做过remote,然后换了新城市,去一家正在上升期的创业公司。旅游,我来了兴趣想去的地方,找她结伴,每次都跟我说已经去过了;请完年假,结果想去的地方还没去够,就请事假接着去,虽然看到年终奖金单就发誓再也请事假出去旅游了,但我觉得这个誓肯定守不住。在一线城市,不关心户口,不关心房价。走过那么多地方,从不在朋友圈刷屏炫图,甚至都懒得拍照,名言是「我自己看就行了,你们要看也自己去看」。
二、
B,同学,金融证券从业者。她的人生,在我看来,基本都遵循着最高效的路线:省重点高中,国内一流大学,留美名校,国内一线城市白领。会详细地规划生活,工作,解决户口,买房,结婚,生小孩。能记清家里花出去的每一笔钱,对整体财务状况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天生缺乏安全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的方式就是要掌握人生的走向,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
三、
C,亲戚。去新西兰留学,就爱上了那里。即便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但还是决定移民。从帮人卖水果做起,一点一点地在异国他乡重新建立生活圈。由于留学和申请绿卡时的离境限制,逐渐地从家族圈子里淡出了。更因为父母都还在国内,父亲更是在这期间去世了,便在背后遭受了巨大的非议。如今,绿卡早就有了,也在新西兰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个月结婚,再把母亲接过去,晚年尽孝。
四、
D,厦门青旅老板。他的青旅每天都有活动,带我们去海边看日出,骑车环岛,在院子里看电影,旅行交流会,等等。喜欢尝鲜,很长一段时间他的青旅里老外比中国人多,自己做深度定制旅游,两个导游带一个两人团去斯里兰卡山林徒步。后来,厦门的青旅受到宾馆和民宿的冲击,他略感无奈下就关了自己的青旅。现在,继续在做旅游服务,并希望在清迈能把自己牌子的青旅重新开起来。
五、
这些朋友,有些已经认识了十年,有些只是路上萍水相逢,能坐在一起聊天就是缘分,虽然是同龄人,但各自的生活是如此不同。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我把他们的故事说给其他人听,很多人会表示不理解甚至持否定态度,尤其长辈还会教育我两句:你可不能这样。但当我给他们互相讲这些故事时,他们基本不置评价,那些对他们来说只是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已。
越是随大流的人,越是希望别人都跟他一样,以此寻求安全感;越是有自己追求的人,越是能尊重差异的存在,他们人生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
这些朋友,尽管他们对生活的选择如此不同,但却有一个共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要过这样的生活,就要舍弃掉一些东西。人不可能既要月亮,又要便士。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不同。
所有生活都是合理的,我们没有必要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