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还没有开学,我和爱人商量后本着放手散养的原则,让孩子自己找到学习的方法,以及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昨天晚上,就卫生间垃圾及时倾倒的问题,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进行探讨,大家都表示负起责任,自己检查各自的卫生清扫区域,如果自己没有发现,另外的人可以进行提醒,提醒后就要马上去做。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在最后我将探讨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这时我发现爱人表情有些不悦,我想也许爱人不是很满意。
今天早晨在上班的路上和爱人探讨了一下,昨晚的事情,爱人对我开始的说法和做法表示满意,最后我将约定记录在纸上并且探讨如果提醒时仍不能及时倒垃圾时,如何处理?显得咄咄逼人。他不喜欢这样子的做法。爱人表达了他的意见,我感受到了他也是很愿意参与的,所以他会有思考,会觉得有不认同的意见。我接受了他的想法,并且我告诉他,我接受他的意见,接受事情改变的过程。
晚上我回家后,看见客厅的灯开着,我一下子就想像到我家的灯一天都没关,心里莫名的起火,去卫生间洗手下意识的看了下垃圾,发现垃圾没有倒,这股火更加让我气愤,卫生间出来后,我看到孩子的被子没有叠,衣服全部堆在床头柜,一个遭打劫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那一刻我简直是暴怒了,手不禁钻起了拳头,心里怒火烧到了嗓子这里,估计,如果孩子在家,我一定会和他大吼,发泄我对他的不满。这时我在想,我不能在放手、散养了,也许是我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了,我虽然是对他很宽泛了,但是严这一块做的还是有欠缺的,给予孩子时间,让自己支配,本没有错,但是这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确实是满足了自己安排时间的需要,但是他没有同时满足我们之前约好的养成好习惯的这个约定。我陷入思考,还是有些着急,我想不能让孩子就这样玩了,我要让他明白,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后才可以去楼下玩。于是,我收拾完了一下,急匆匆的准备下楼,这时我看见,厨房的水池子似乎特别干净,我走进厨房一看,早晨吃饭后的碗孩子已经给刷了,并且已经把厨房收拾干净。这一刻,我稍稍欣慰一点。于是,还是走到楼下去找孩子了。
到楼下,我看见,孩子正和小伙伴谈论着玩具枪,我比较严肃的叫他:“大牛,和我回家吧?”
孩子:“妈,有事吗?”
我:“嗯,是,回家再说吧?”
孩子:“哦哦,好。”
这个时候孩子收拾起水瓶推着自行车和我一起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很紧张的问我:“妈,怎么了?你找我回家?”
我:“你想想什么事妈妈能找你回家吗?”
孩子:“学校又有啥事啦?”
我:“你自己想想吧。”就这样我没有告诉孩子,让孩子在紧张的状态下回到了家。一进家们他看见灯开着,说,呀,我忘了关灯了。”之后把灯给关了。将自行车放稳后,自己回屋,她试图问我,是什么事情让他回家,我一直没有告诉他,我只告诉他,妈妈想让你自己找到是怎么回事。之后我就没有说话,
他走进他的屋子里,告诉我,他在换衣服,之后自己叠被子,叠衣服,一系列的事情,他都看到了,并且一件一件都做好了,这个时候,我不禁在想,他不愿意主动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直没有得到我们的正确欣赏?我们的引导不够?还是他根本就不想做这些事?或者我需要内归因,找找自己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还有改变的诸多方法去使用。修远家庭教育交给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去做事情。看来我还是需要去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的。就这样,在孩子收拾残局期间,我心里在思考,是多大的事情,能让我如此去愤怒,第一,没有倒卫生间垃圾,第二,自己屋子没有收拾整洁,第三,乱扔零食垃圾,没有关灯。找到这三个问题后,我又进一步分析,他们的共性都是个人成长和习惯问题。我找到了,我是担心孩子的未来成长,所以会很着急,一着急就有了情绪。好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能够自己不断的思考,使情绪的爆发得以缓解,最后选择了闭嘴,不说话,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虽然这样的做法也不一定最好,但是在我看来,我已经有所进步,能够看到自己看到孩子了。想到这里,心情好了很多,孩子倒垃圾时没有带口罩,我亲自给孩子戴好,孩子看着我的眼神是幸福的,那一刻,所有的怒火都瞬间消失了,孩子倒垃圾回来后,我对孩子说:“今天下班回家,我打开门,看见咱们家的灯开着,我很心痛,”
孩子马上接过话去说,“你是担心电费吧?”
我:“电费是我心痛的一方面,我心痛...”
孩子(打断了我的话):“你是觉得我得注重承诺?”
我:“是的,我和爸爸上班前嘱咐你记得关灯,你已经答应我们的。我很在乎你要做一个遵守承诺的人”
孩子:“灯,没有一直开着,是下午我写完作业要吃东西时才开的,到现在没有开一天。”
我:“哦哦,那好吧,我看见灯没关,就去卫生间洗手,洗手的时候我发现,垃圾没有倒,我很失望,我感到我们昨天晚上的谈话没有效果。”
孩子:“(也很失落的眼神)我今天看卫生间的垃圾了,我觉得还可以再放一些,就没有倒。”(之前是我用自己的想法在思考孩子的行为)
我:“哦哦,妈妈不愿意等太满再倒垃圾,是因为卫生间的垃圾很脏,时间长了滋生很多细菌,我担心会影响咱们的身体健康,你看你刚才去楼下扔垃圾妈妈给你戴口罩,也是因为妈妈在乎你的健康。”
孩子:“哦哦,我知道了。”(很幸福的表情)
我:“我去厨房准备菜时,看见水池子里很干净,你把早晨的碗都洗了,妈妈很开心,妈妈感受到,你其实是记着爸爸妈妈和你的约定的,你可以履行承诺”
孩子恢复轻松的表情说,饭不全是我吃的,下午小伙伴来咱们家我让他们吃了点,吃完我看他们也不想刷碗,我就给刷了,刷碗拿枪假装对着伙伴让他去刷碗”
我:“你让别的伙伴刷的?”
孩子:“不是,是我刷的,然后我们假装逼着他刷”
我看到孩子表情轻松了,继续说:“我看见你能把碗刷了,妈妈想到,别的事情你没做好,也许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又看见你的被子没叠....”
孩子:“伙伴们来找我了,我着急去楼下玩就没有收拾,我是有些急着去玩了。”
看到孩子这一次没在辩解,我知道对孩子洗碗这件事进行了欣赏,并且理解了他没去做的事情是有原因的,而且是宽容的接受的。孩子还是能感受到的。
我:“以后,你去楼下玩的时候,先检查一下事情都做好了没有,行吗?都做好了去楼下玩的也踏实呀。(现在想想自己还是有些说教)
孩子很痛快的答应了,我也很开心,能够坐下来和孩子谈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这件事就这样轻松愉快的度过了,虽然开始我觉得天都要塌了,但是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学习,我看到了自己和孩子,为我们良好的交流奠定了基础。细细品味交流的语言,还会有不妥之处,但是只要开始有意识改变,我相信什么时候都不晚,经历这个过程我会让爱在我们亲子间流动,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我们对他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