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五岁了,再不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娃娃。他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志。我从他身上越来越看到一个人的基本需要:爱、自尊和自由。
那天去商场,我决定首先去给妹妹买个牙胶再带他去游乐场玩,可是逛了几个店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儿子实在不耐烦了,开始不停的冲我嚷嚷:到底什么时候去游乐场?我不耐烦的吼他一句:等妈妈把事忙完了自然就去了!他一脸不高兴的瞪我一眼,然后自言自语起来,看样子应该是在埋怨我说话声音大,总是吵他之类。
晚上回到家,我们在一起吃饭时,他趁我高兴,对我说:“妈妈,你以后可不可以轻声跟我说话?你就轻轻地告诉我可以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然后我就知道了。”
我顿时语塞,又转瞬惊讶,是的,他是个孩子,但他也是个人!他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喜好,他也渴望爱、渴望自由、渴望尊重!
有一次带着妹妹去拍照,刚进到照相馆就看见两个摄影师站在一对母女旁劝说,那母亲带着眼镜看起来很严肃,她冲着她女儿厉声呵斥:“你去拍吧!拍完走人!”她女儿一脸无辜与委屈的望着她,那母亲又严厉瞪她一下,“快去拍!”然后自己坐下来生闷气,她女儿开始哭起来。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想没有人心里会舒服的。一个母亲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指责呵斥自己的女儿,痛快了自己却伤害了孩子,忘了那颗小小的心是有自尊的。
后来,经过摄影师耐心的劝解,那母亲才算缓和了情绪,又陪着女儿拍起照来。
终究,一个母亲是爱自己的女儿的,但那份爱为何要九曲回肠呢?以为自己是顾客,当着孩子的面甩个脸,发个脾气就多了不起,其实对旁人无非就是违心的向你道个歉,宽慰一下,而伤害最深的是自己的孩子。她会不知所措,她甚至会感到羞愧而不知该如何与人交往,甚至以后她也会变成那母亲的样子,那样为人处世。
不仅是这个母亲,还包括我,包括更多的母亲,都常常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以为孩子小,犯错了就得吵就得批评,吵完批评完那也没事,他健忘,不过一会儿就忘记了。是的,他忘记了你为什么吵他,却没有忘记你吵他是那凶凶的样子,那个样子就像一颗钉子,深深地钉在他的心里。当你有一天发现你的孩子总是大声跟你说话,和你争辩,冲你吼叫,不要奇怪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伤口疼了他得发作一下。
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一直高高在上,要俯下身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那奶声奶气起里饱藏着做人的道理。
记住,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就先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