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门 影像记录117
2023年7月16日,乘船至威尼斯主岛码头上岸,走了一段路,参观过了叹息桥,就到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了。(图片1)
这里被称为“威尼斯之门”,首先进入的是圣马可小广场。
一、威尼斯之门
圣马可小广场是圣马可广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
圣马可小广场最南端的入口处,有两根伫立在河岸的高大石柱,这曾是威尼斯古老的城市入口,称为“威尼斯之门”,也有称“威尼斯国门”的,因为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威尼斯是一个共和国。(图片2)
两根石柱上的塑像是威尼斯不同时期的两位守护神,一位是脚踩鳄鱼(一说怪龙)的前任守护者圣蒂奥多雷(Teodore),他是拜占庭时期的保护神。当年建在海上的威尼斯,已初具城市的规模,于是人们开始给自己寻找守护神。建在滩涂上的威尼斯,有吃人的鳄鱼,而教皇圣蒂奥多雷有杀鳄鱼的本事,于是他们请他做了第一任守护神。(图片3)
另一位是一头长着翅膀的狮子,它是圣蒂奥多雷的继任者圣徒马可(Mark)的代言。不远处的圣马可大教堂祭坛下埋葬的就是圣马可,他在《启示录》中的象征就是一头带翅膀的狮子。狮子的右脚搭在一本翻开的书页上,那页上写着:“我是福音传播者,愿你得享福。”因为圣马可被称为狮子,所以在威尼斯,狮子的形象无处不在。现在威尼斯的城市市徽就是飞狮,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叫做金狮奖,其次为银狮奖。(图片4)
那么,为什么要请圣马可代替圣蒂奥多雷呢?故事太长,见后面附录1。
二、圣马可广场南侧小广场
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称作“欧洲的客厅”。1797年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后,被广场周围的奇丽建筑所吸引,并向这所广场脱帽致敬。
圣马可广场包括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广场,大广场东西总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呈梯形。大广场的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
小广场的东侧是威尼斯总督府,西侧是圣马可图书馆。
大广场和小广场连接在一起,组成L形。(图片5)
大小广场的最东边是圣马可大教堂和总督府并排而立。
1.圣马可图书馆
小广场西侧的圣马可图书馆为16世纪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桑索维诺在威尼斯留下的一个杰作,所以这座图书馆又以他的名字命名。建造时,桑索维诺选择了一个狭长的地带来修建,并采用了和总督府一样的双层拱廊结构,只是高度上略低一些。这个使用古典式柱子的长长的拱廊,简洁悠远,如今成了遮阴休闲的公共场所。(图片6)
图书馆全长84米,共21开间,分上下两层。一层立面为拱廊,后面是商店,图书馆在二层,通过中央开间的楼梯到达。立面上用圆形壁柱,其中二层的壁柱为罗马爱奥尼克式,拱廊的肩部也装饰有人物浮雕。屋顶上的石栏杆顶部有人物立像,四角为方尖碑。圣马可图书馆被认为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中最壮丽的作品,被称为“威尼斯心脏”。(图片7)(图片8)
2.总督府
小广场东侧的总督府始建于9世纪,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色彩明快,12世纪曾经是强盛而富庶的威尼斯共和国的政府办公楼,由于当年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往来,总督府建筑立面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图片9)
总督府的修建和装饰花了好几百年的时间,它的第一座楼建于810年,是一座带围墙和碉楼的城堡,四周环水。12世纪在原址建起了一座宫殿,到了14世纪宫殿因年久失修又重建,16世纪后经多次扩建成为现在的样子。
总督府现在是艺术博物馆,一楼的开放式拱形长廊非常精美,廊道内便利游人休息,廊柱头精雕细刻,二楼的镂花长廊富丽堂皇,中部阳台装饰精美的浮雕和城徽,与圣马可大教堂相邻的卡尔塔门上是总督福斯卡里跪在圣马可飞狮前的雕像,原作为15世纪巴尔托洛梅奥和乔瓦尼•博恩的作品,毁于拿破仑之手,这组大理石雕像是19世纪的仿制品。大门上下左右布满了华丽的雕像。
总督宫正面与南侧一样,36根雕花大理石柱托着70个圆拱,是当年威尼斯大公的宫殿,素雅的外立面墙面用白色和玫瑰色大理石交相敷贴,图案是一种伊斯兰风味,拱廊和里面的建筑却是西方的哥特式。现在已成为艺术兵器展览馆。第二层的第九根和第十根柱子为浅红色,这两根柱子间原来是用于张贴死刑判决书的。
位于总督府与大教堂相接之处是两扇巨大的青铜门,被称为“纸门”。大门的门楣上有威尼斯总督对圣马可之狮叩首的雕刻,这是总督就任时向圣马可的宣誓,象征着要服从共和国的利益。(图片10)
门的左下角有4个雕像,是传说中四位代表罗马时代的人物:戴克里先(Diocletian)、马克西米连(Maximilian)、瓦利瑞安(Valerian)和君士坦丁(Constantine),雕像用斑岩雕成。(图片11)
附录1.守护神升级——圣马可代替圣蒂奥多雷
从海上凭空造起来的威尼斯,随着海上贸易的越来越发达,生意也越做越大,当时欧洲最大的造船厂在威尼斯,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船舶工艺,这些威尼斯的船从亚德里亚海出发,到达地中海、爱琴海进入非洲和亚洲。
这个时候的威尼斯已经不是一个避难的小渔村了,它已经成了一个威尼斯共和国,版图从现在的意大利一直延伸到希腊,是一个影响远达亚非欧的强大国家。
强大起来的威尼斯共和国,觉得原来的守护神已经配不上这个城市了。于是威尼斯人就想找一个级别更高的人来做自己的守护神。
有天突然有人从君士坦丁堡传话回来,说圣徒马可葬在君士坦丁堡,这重大消息,让威尼斯人兴奋不已。
圣徒马可是耶路撒冷人,本来和威尼斯没有一点关系,但马可喜欢到处传教,据说在茫茫沙漠,都有他传教的足迹。据说,这位马可能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的坐骑:一头狮子,还有翅膀——飞狮。这应该是神话了。(图片12)
有一天,这个爱传教的马可去罗马,路过威尼斯时刚好遇到风暴,这个时候天使出现了,对马可说:“愿你平安,马可!你和威尼斯共存!”
至于天使和马可说的话,威尼斯人是怎么知道的,已经不重要,反正威尼斯人认准了马可做他们的守护神。
当然主要的原因是马可的名气足够大,《圣经》中的《马可福音》(Gospel of Mark)是他写的,耶稣和门徒的最后一顿晚餐是在他家吃的。尽管马可不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是12圣徒中的彼得与保罗的弟子),和顶级圣徒还差一个档次,但已经很厉害了。
马可在耶稣死后67年,死在埃及。而葬在君士坦丁堡这个顶级秘密,被威尼斯商人打听到了。这对威尼斯人来说是关系到城市存亡的大事,因为他们一早就打算把马可先生请回来做守护神了。
怎么请呢?这事有难度。开始他们想买回来,威尼斯人有的是钱,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钱解决,人家不卖,你总不能硬抢吧?威尼斯人一时没招了。
这时候,总督出了个主意:偷!
公元828年,两位威尼斯富商在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将圣马可的遗体从亚历山大港偷运回威尼斯,其中过程相当曲折,估计也没少花钱。据说为了逃避盘查,他们在圣马可的干尸上盖了一层烂猪肉,让穆斯林警察看到这堆肉就头晕,要不人家也不是白吃饭的。这一年,圣马可大教堂奠基,圣马可的遗体被安葬在大教堂的祭坛下。
圣马可大教堂沿用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风格,这也许为了让搬入新居的圣马可少点陌生感,毕竟欧洲刚兴起的哥特式他还不太习惯。
就这样,安安稳稳在君士坦丁堡睡了几百年的圣马可,被威尼斯人偷了出来,并且立马被认命为新的威尼斯守护神,那个只会抓鳄鱼的圣蒂奥多雷光荣退休了。
圣马可到了威尼斯以后,还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好运。1202年威尼斯总督丹多洛在圣马可教堂门口宣誓,加入了十字军东征,这位眼盲心不盲的总督,为威尼斯带来了巨额财富。
十字军东征的成功,让原来靠一分钱一分钱做生意挣来的辛苦钱,变得不再那么辛苦,反正只要喜欢,拿来就可以。于是东方的财富就这样都被搬到威尼斯,而圣马可教堂,成了强盗的仓库,抢来多少装进多少,这里的无数宝藏,大多是那个时候从君士坦丁堡抢来的。
威尼斯人在当时应该属于世界上第一有钱人,整个教堂装潢的金碧辉煌,进入教堂到处能看到黄金的颜色。
当时的总督要求,只要从外地回来的船,都必须拿出一件宝贝给圣马可教堂,所以在教堂里任何一件东西都价值连城。
附录2.雅各布·桑索维诺
雅各布·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也有人翻译为雅可博·珊索维诺,1486-1570年),意大利建筑家、雕刻家。1486年7月2日生于佛罗伦萨,19岁时来到罗马,成为勃拉曼特圈子中的一员。在后来的20多年中,他在罗马和佛罗伦萨以建筑师的身分进行艺术活动。41岁时定居威尼斯。43岁被任命为威尼斯首席建筑师,作为一名官员,他在改善城市规划做了大量工作,经他设计建造了4座主要建筑,即圣马可图书馆、造币所、圣马可小敞廊和科纳府邸大厦。1570年11月27日卒于威尼斯。(图片13)
他在艺术上还受到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很大影响,风格典雅秀美,雕刻作品有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圣雅各布像》(1511-1518年)、《从海中诞生的维纳斯》(约1527年)等。但他的主要贡献在建筑,特别是1527年迁居威尼斯后,他成为威尼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圣马可广场的大钟楼敞廊和图书馆(1536-1554年),以及科尔内尔宫(1533年)。这些建筑善于运用古典柱式及华丽的雕刻装饰,尤以图书馆的2层拱廊和谐而富于变化,风格高雅,被誉为威尼斯最受人喜爱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 。
桑索维诺原名雅各布·塔蒂,从小表现出绘画的天赋,但他的家人却想让他日后经商,于是安排他去了一所商业学校,但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塔蒂很快跑回了家。家人无奈,只好让他自由发展。塔蒂16岁时,投靠当时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安德烈·桑索维诺门下学习雕塑,由于表现出色,老师允许他使用自己的姓氏,于是他改名为雅各布·桑索维诺。
1505年,19岁的桑索维诺经建筑师桑迦诺的介绍来到罗马,研究古代建筑遗迹,同时利用自己精湛的雕刻技艺修复损坏的古罗马雕塑。后来,在圣彼得大教堂总建筑师布拉曼特的引见他,他受到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接见,在后来的20多年中,在罗马和佛罗伦萨两地从事雕刻艺术和建筑活动,但是他真正的建筑生涯是他1527年抵达威尼斯后开始的。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军队攻破了罗马,桑索维诺避难来到威尼斯。当时的威尼斯偏安一隅,富有的威尼斯商人依靠财力大肆建造教堂和宅院,由于总督哥瑞提(1523-1838年在任)慧眼识珠,请他在1529年担任这个城市共和国的总建筑师,重建圣马可广场。
当时的圣马可广场非常破败,周围建筑老旧不堪,与国家的隆重仪式极不协调。为彻底改善城市的中心面貌,威尼斯人下决定重修广场,而桑索维诺为这一方案的最合适人选。他熟悉古罗马时代广场建筑的恢弘气势和艺术形式,相信加工后的圣马可广场定然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图片14)
在广场建筑设计中,桑索维诺对罗马风格进行了再创作,并将其融入了威尼斯本地的建筑特色中。在重修过程中,他在总督府对面设计建造了圣马可图书馆,圣马可广场上的主教堂和总督府被保留下来,图书馆和总督府平行而立,图书馆侧立面背对着广场运河的河口,总督府的建筑样式属于哥特式,图书馆的造型属于古典建筑形式,这种不搭配的配对似乎弱化了总督府的形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桑索维诺将图书馆的总体高度设计的比总督府低出许多,同时将图书馆的平面拉长变窄,起到很好的中和作用。
图书馆的建筑共有两层,下层没有墙壁,并用柱子支撑,形成一个敞廊,用作公共服务。二层是图书馆主体部分,设计有一个长27米,宽11米的大厅,以及用来藏书、阅览、休息的各式小房间。他对图书馆的立面处理,采用了连续券柱式手法,并且在建筑物上附加浮雕和方尖碑,以增加建筑的视觉高度,使建筑看起来更加协调。图书馆与广场上的其他建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丝毫看不出拼贴的痕迹,从而成就了圣马可广场“欧洲最美客厅”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