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我就叫他A吧,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课代表的嘴里:老师,A今天三门作业都没有做,他现在比小学里更差了,在小学里就没见他能考及格过。
能干的课代表很是无奈的跟我汇报了当天的作业情况,然后我知道了和她同班4年的A,从来不做作业,开始经常在二三十之间转,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
循着座位表,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能够引起老师注意的不一定是好孩子,不能引起老师注意的,一定不会是好孩子,而A,是那种不检查作业或者考试,就不会引起老师注意的那种类型。更让人心疼的是那茫然的眼睛里,除了知道今天不坐在这个教室里,回家定会挨一顿板子,其他的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坐在这里能做什么。
那眼神就是那种问题学生习惯中的眼神,时时刻刻都在躲闪着老师和同学的眼神,让人看了很是心酸。此刻,他把头埋得很低,似乎巴望着我把他忘却或者忽略,同时又似乎正做好让我狠K一顿的准备。对于这样的孩子,狠不狠k他一顿,从效果上来看,除了老师自我发泄了一下情绪,或者是得到为了这个孩子我也尽力了的自我心理安慰,没什么其他的效果。
我装作真的忽略了他,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最悲哀的不是知道自己差,而是已经在他的骨子里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差,并且把“我自己原本就是差的”当作了一种习惯。点评作业,没有提到他,批评表扬里,都没有他,在我眼睛的余光中,他似乎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却又似乎有了更深的失落,有时候,批评不见得能让一个孩子伤心,忽略,却足以让一个孩子更加手足无措。
初一,一个孩子人生刚刚起头儿,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不想早早的就对这一类的孩子放了手,尽管我知道,我的努力似乎有点一厢情愿,毕竟,造成一个孩子的某种状态,不是一个人的因素,还有孩子的家庭。
而这些与城市相隔不远,却依然属于乡村的众多家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总是存在着太多的不尽人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所有的父母望子成龙的心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父母间对孩子教育的不同的坚持,导致了孩子们不同的人生。
我给了A这一类的孩子一个期限,我说我相信他们不好意思不把我讲的内容整理出来,我总觉得,责罚孩子们完成作业远远不如让孩子们不好意思不做作业。内在动力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持久的动力
意外就走这个时候发生了,当我说完期限后,大家的手指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A他们这类的几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他们肯定不会做的!还未等我反应过来,A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或许是因为我刚才忽略的委屈,或者是因为面子上挂不住了。而这,是真的让我送了一口气,一个孩子,但凡还有一点点的自尊的存在,就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期待这这样的奇迹。
第二天,当我上课时,A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满脸欣喜的跟我说:老师,我把作业补完了。当时很意外,但我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儿的,小伙子。
A欢天喜地的下去了,然后整堂课他都在尽力的记笔记,我知道对于一个初一了还分不清“记叙”和“顺序”两个词的孩子来说,要想真正的让他回到正常行进的队伍中来,还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在行进的过程中丛生的荆棘,也会让他望而却步,最终还是气喘吁吁的跟在队伍的最后面,甚至只能远远的看着渐行渐远的大部队。可是,我相信,无论将来他所面对的是哪一种情况,当他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至少有那么一段甚至只是一个瞬间的回忆是温馨的。而在我们那些众多的不尽人意的日子里,就是这些一点点的温馨支撑这我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