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开始写作,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我天生 性格敏感,没有感全感并且伴随深深的焦虑,小时候担心长不大;学生时代恐惧考不上喜欢的学校;步入婚姻又觉得不是理想的生活;有了孩子感觉给不了好的教育……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像个乌龟把脑袋缩回去,沉浸在能找到的书中逃避现实,阴差阳错养成了阅读习惯。

苦苦熬到50岁被职场边缘化,一份季节性的工作增加点收入,有大量可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除了每年出去一次看看外面的世界,便开始在平台上码字。

几年下来,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01心态平和

刚开始码字纯粹就是给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看到什么就记录下来,想到什么立马形成文字,不方便说出来的话或者不愿意说给别人的话,换个方式表达出来,把心中的不安、恐惧、甚至对生活的一点美好向往也用故事形式,在主人公身上表达出来。

那一段时光,敲字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那么一瞬间我也幻想:要是能一直在这种状态中多好,就没有现实中的烦恼了。

常言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久而久之,我的不良情绪在文字中迸发出来,情绪得到宣泄,心态自然也平和了许多。


02生活规律

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状态,读写只是爱好,还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天的时间除了睡觉,挣那几两碎银,可支配的时间实在有限——有限的时间里优先分配给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的时间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春暖花开的季节,晨跑最舒服;炎炎夏日,只能晚上出去活动;丰收的季节上午去室外最有成就感;而严冬里午后跑步刚刚好。

留给码字的时间只能配合锻炼的时间段,要么上午‘要么下午,晚上绝对不能敲字,劳累一天的身体和脑壳都处于疲惫状态,只能看看闲书、打打游戏、亦或者刷短视频、偶尔也看美食博主分享、甚至军事博主的分享,但不熬夜。

我相对来说比较宅,不喜欢热闹,如果偶尔遇到要出去,我一般提前码字完成当日的更文量,哪怕是在路上也如此——有一次在行驶的列车上完成当日更文的。

具体就是:一天的时间里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基本不会改变,生活相当规律。


03不再拖拉

刚开始码字纯粹就是记录生活感悟而已,多半都是碎碎念、甚至口水文,宣泄情绪而已。

写得多了,看别人的文字、甚至大咖们的杰作,写作水平也有那么一点点进步,自然不满足于小短文和千字图文,自觉不自觉尝试系列文和情感故事文。

当时甚至目前我只能推进一部系列文的章节,而且给自己约定:开篇就要完本,哪怕写得再烂、再垃圾都要善始善终。

懒惰是人的天性,我也不例外。有时候写一篇情感文字数达到几千字,就不想推进系列文章节,内心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觉得日更几千字已经完成了当日的量,另一个则觉得日更文的章节还没有完成。

斗争的结果则是我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敲一个章节,这也是我偶尔日更七、八千字的原因,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写文不拖拉自然也辐射到生活中,现实生活中该干的事也按部就班行动着,基本都能达到预期。


04节省旅游资金

持续码字仅有的阅读积累很快消耗殆尽,持续输出倒逼着我输入,阅读是最佳方式。

以前喜欢什么读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而码字以后不由自主阅读——需要什么读什么!

除了读小说借鉴书写方式,还尝试着读点心理学,甚至优美散文,还有心灵鸡汤。

我要的世界文字里都有,反而对旅游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真的节省不少旅游资金。


05激起一点小浪花

不知不觉间持续码字也有几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其中一半都是垃圾文(碎碎念),剩下的一半以系列文和故事文为主。

系列文基本都是书写新疆兵团具体生活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原型都有生活中的影子,主要是我不会写虚幻的东西,只能写实。

望着这一大堆文字堆积在文字仓库里,就想着开个文字超市把它们分门别类摆放在不同的货架上,于是筛选、考察大小不一的货架搬迁到位:情感小故事、养老内容、短篇、长篇陆续放出来和读者见面。

数据惨淡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收益嘛,几分、几毛无所谓,几块钱就能让我开心一会,奈何咱库存丰富,最主要的是每天都有新文字产出,咱就继续往外放好了。

截止到目前肉眼可见的收益:人民币3200元,简书贝钻7.45万个,不知道能换算多少毛爷爷,够个苹果16不?挣点旅行的盘缠看来没有可能,至少目前没有可能!


写作与我,刚开始只是一点点兴趣爱好,给自己的文字一个安放的角落,也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内心的压力,久而久之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生活还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心态相对平和

生活变得规律

做事不再拖拉

节省旅游资金

激起朵朵浪花



网图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