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田野
看见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张果果
什么是世俗?
是无力改变的社会环境,是那些根深蒂固在人们心目中,不知变通的观念和思维。
比如“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
比如“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比如“冒充与领袖合影就是美蒋特务”;
比如生下来就面对的战乱、饥饿、恐惧和寒冷;
比如职场上的潜规则;
比如做善事之后,等待你的也许是无止境的索取。
是的,世俗是这样强大,与它对抗如同飞蛾扑火,悲壮又绚烂。
01 陈鹏:爱你所爱
“我有人要照顾。”
一个理性的工科生,在爱与前途之间,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爱。
误会了王敏佳和李想之后,他仓皇逃掉,在王敏佳手臂被扎出血,惊叫出声的同时,他摊开紧握的拳头,那枚精心雕刻好的花朵早已刺穿了手掌,掌心一片殷红。
早期的爱,是那样简单,纯粹,直截了当。
王敏佳为老师打抱不平,冲动之下写了警告信,随着事情的一步步升级,昔日里撒的小谎也被挖出,最后上升到了政治问题。
她被批斗,被指控,被跟风的乌合之众暴力殴打,险些丢了性命。
这是当时的世俗,极端,激进,荒诞而又顽固。
面对漩涡中的王敏佳,两个同样优秀的男孩子,给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李想选择了明哲保身:我太想去支边了!我要把青春,热血,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啊!
呵,多么伟大的理由。
你在最好的朋友最需要的时候,选择了“划清界限”,让一个花季少女独自承受暴力。敢问哪个祖国人民还敢“需要”你?
连身边的姑娘都保护不了,如何造福边疆的人民?
连自己做过的事都承担不起,如何担起为国家贡献的重任?
宽阔的空地,被一道标语划分成两个世界。这头,井然有序,台上慷慨陈词的人,如众星捧月;那头,群情激愤,台上失魂落魄的人,受千夫所指。
王敏佳被剪断发辫,凄然一笑。
这一笑,饱含着绝望,自嘲,和对世俗的不屑。
她绝望,不是因为世俗毁了她,而是身边没有了支撑她的力量。
可陈鹏不一样。所有人选择“唾弃”,而陈鹏选择了“托起”。
他丢下手头的实验,请假奔向医院,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路逆行,本身就是与世俗的对抗。
所有人泄愤离去后,剩他一人抱起倒在血泊中的王敏佳,从此,她的世界只剩他。
他陪着她,亲手葬了曾经那个明丽的少女,带她告别过往,离开了那个充满冷漠、背弃和欺凌的故地,来到了他的家乡。
这个村子,处处体现着温暖与善意。
受冻挨饿的年代,孩子们赤着脚,衣衫褴褛,扑向从天而降的食物。只听到欢呼、喜悦、激动和感恩,却从未看到打斗、抢夺和反目。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年仅一岁,没有任何自理能力的陈鹏,始终被大一点的孩子抱着,时不时有其他伙伴递上外衣披在身上。他们不在乎抱着他会不会拖慢“打饭”的脚步,不在乎把衣服给他,自己会不会受冻。这里有饥饿,却没有罪恶;有寒冷,却没有冷漠。这里救赎过年幼的陈鹏,如今也让王敏佳获得了重生。
在爱中长大的人,最懂得如何去爱;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
你别怕, 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的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最怕你往下掉的时候,你推开我,不让我给你托着。——陈鹏
找一个掉入深渊之后能托起你的人,而不是把你推入深渊的人。从这点来看,王敏佳是幸运的。
陈鹏给她的,又何止是第二次生命。
雪花膏,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不远万里邮寄到家乡,修复的不仅是脸上的疤痕,还有心底的创伤。陈鹏是在用各种细节提醒她:你是最珍贵的!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起初,王敏佳带着强烈的自卑:我要是原来的样子,无论你走到哪,我跟着就是了,可是现在,别人会笑话你的。
而故事到了最后,她却主动动身:“这一次,死亡来临前,我一定要找到你,是你的爱托住了我,我也想,照顾你。”
此时她已然从深刻的自卑中解脱出来,看到了那个珍贵的自己,最后勇敢的踏上征程。这是一个人从迷茫,彷徨,到坚定的成长历程。
年少时,同你携手一路狂奔,带着青春期的懵懂,欢脱又美好;
蜕变后,沿着你去时的路只影独走,踏上找寻你的征程,沉稳而坚定。
与之相对的,是语文老师许伯常和师母刘淑芬的不幸婚姻。
刘淑芬不是恶人,起初她只是一个爱而不得的可怜主妇。
好东西留给对方,自己清汤寡水,而对方把温暖和关爱给了身边所有人,唯独不肯给自己一丝好脸色。
于是她抓狂,崩溃,用任何激烈的方式找存在感。她以为她在坚守,其实是在一点一点消耗自己的元气。
“你打死我吧,打死我,你每个月少30斤粮票。”清新脱俗的渣男宣言。需要你的时候,坦然接受着你的付出,不需要而又甩不开你的时候,你做的一切都是图他的钱,他忍受你这些年也不过是还债罢了。
直到一条鲜活的生命毁在了自己的偏执里,刘淑芬终于意识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自己心有不甘,生了执念,守着一段无爱的婚姻,几十年忍受着丈夫的冷暴力,经过漫长积累,她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扭曲,极端,迷失在冷漠的婚姻中,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悲剧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她没办法收场,更无法面对心底那份罪恶感,于是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不快乐的婚姻,应及时止损,何必执拗?比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可怕的,是和一个让自己孤独的人终老。
02 沈光耀:行你所行
沈光耀,人如其名,一个近乎完美的高富帅,帅气,多金,全才,学霸,无论走到哪里,全身自带耀眼的光芒。
以他的条件和资质,完全可以在家当个逍遥的贵族少爷,读万卷书,享受人生的乐趣,结婚生子,体验为人父母的快乐。
但他没有,他跑到这样一个穷困苦难、战火纷飞的艰苦地方求学,在暴雨拍打屋顶的嘈杂声中静坐听雨,在警报响起时泰然自若的煮着冰糖莲子,在敌机的轰鸣中凝神听讲。
无热血,不青春。
在飞虎队教官的感召下,他心底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被激发;
在吴岭澜老师的引导下,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始直面真实的自己。
他有一个爱他,又深明大义的母亲,母亲尊重他的一切选择,唯独反对他上战场。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就连命都没了。——沈母
可当他目睹了校舍被炸为平地,目睹了昔日一起追逐奔跑的男童躺在废墟里,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喊。
山河破碎,哀鸿遍野,泣血书千轴,悲歌唱彻。
那一刻,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最弱的群体都在战火中丢了性命,作为一代强者,有什么理由退居二线?
他把祖传的手串放在废墟上,这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举动。这片废墟埋葬了写满泰戈尔诗的小黑板,渗透着多少无辜生命的鲜血。放下手串,有对刚刚故去的泰戈尔的致敬,也有对战乱中死难者的祭奠,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对平安富贵的希冀,意味着告别曾经那个优越安逸、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意味着对祖训的违背,对家族期望的辜负。
从此,硝烟弥漫的上空,多了一位播撒善良,献身和平的战斗英雄。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的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他把真心献给国家,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的投笔从戎;
他把正义和无畏洒在战场上,放弃逃生的机会,与敌人的战舰玉石俱焚;
他把同情铺满天边,投下食物救赎了苦难中的孩子们。
如果说盛放的颜值和傲人的才情让他熠熠发光,那么正直的灵魂和高洁的风骨则使他愈发的耀眼夺目。
《琅琊榜》最后一集中,林殊放弃活着的希望,坚持回到战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不是放弃,而是选择。”
对光耀来说,亦是如此。
放弃繁花似锦的未来,是想选择一条能决定更多人未来的路,
违背对母亲的誓言,是为了让更多的母亲能等到儿子回家。
告别那个光鲜耀眼的沈家公子,是要让三代五将的风骨和血性继续传承下去。
我是沈光耀,是母亲最骄傲的儿子,是孩子们眼中的晃晃叔叔,是鹰击长空的铁血战士。
如果提前了解了我要面对的人生,我依然有勇气前来。用铮铮脊梁,撑起破碎的山河,用碎尽的战骨,换得海晏河清。
03 吴岭澜:听从你心
当上帝想助你成就一件事时,他会在你行进的路上放置各种路标。
吴岭澜是幸运的,上帝在他在彷徨的时候,让他接受了梅校长睿智的开导、听了泰戈尔启迪人生的演讲,并被泰戈尔身边最卓越的一群人感染着。
你是否经常思考:占有什么,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如同处在瓶颈期的他,一腔执念的认为,“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只有实科生,才称得上大家眼中的荣耀。
梅贻琦校长没有要求他立刻做出选择,而是平和的引导他:你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让你忙碌而麻木的生活恢复弹性。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梅贻琦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梅贻琦
梅校长这一席话,在吴岭澜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泰戈尔访华之后,受到了灌溉,开始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我们各民族最珍贵的拥有是什么?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新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泰戈尔
原来一代文豪泰戈尔,也会反复告诫年轻人,对自己真实是多么的重要,做每一个选择之前,先记起你的珍贵,让自己的亮点和长处成为生命的主旋律,才能走得真实自信,坚定从容。
钻研学术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我该选择什么?我该坚持什么?
我们总是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和束缚自己,却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诉求。
我们如饥似渴的探寻着这个世界,却鲜少有人用心去追寻自我,探索自我。
04 张果果:无问西东
2012的北京,没有硝烟,没有批斗,却布满了争斗、陷阱、潜规则,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张果果希望通过代言广告能使四胞胎走出经济困境。在亿家奶粉这个提案上,他个人支持以安全作为宣传点,但又被迫与意见相反的上司保持一致,还成了上司的发言人。
结果提案失败,上司两面三刀,他成了替罪羊,四胞胎浑身插着管子躺在医院里。
他不仅丢了工作,还要独自承担起对四胞胎的赞助。
Robert用自己当年的经历提醒他:别陷太深,否则很可能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找上你,你这就不是救济孩子,而是认亲戚了。
这句告诫很现实,现实得让人惶恐,的确有这样一些人,无底线的透支他人的善良,从最初的感恩慢慢变成理所应当,最后变本加厉。
四胞胎,一大家子人,如果真被Robert不幸说中,那么对于一个在帝都打拼的企业中层来说,极有可能到救助最后,他自己都没饭吃。
经过漫长的纠结,后来在父亲的提点下,张果果最终没有对David进行报复,而是平静坚决的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从这场莫名卷入的斗争中全身而退,并对四胞胎一家进行了妥善安置。
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不是只有战乱时期才有。
我们活在世上,不是只为自己,但要忠于自己,无需逢迎他人,却要顾念他人。
05 精神传承
四个故事,跨越不同时空,不同区域,主人公身份各异,却有着相同的勇敢、正义、善良和担当。他们经受着不同逆境的锤炼敲打,在强大的世俗面前,带着抵御污浊和腐朽的意志,做真实坦荡的自己,保持正直纯良的品性,守着珍贵赤诚的初心,做出无悔无愧的选择。
吴岭澜的故事,看似最波澜不惊,却揭示了整部片子最基础,最核心的意义——
在这个善良被利用,忠诚被愚弄,道德被绑架的社会,你是选择被世俗左右,随波逐流,还是选择忠于自己,逆流直上?
这一核心思想,成为贯穿四个故事的一道主线:
梅贻琦用“真实”开解吴岭澜,使他挣脱枷锁,最终弃理从文,走上教育兴国的道路。
吴岭澜把对生命的思索带到联大,指引着在家与国之间踌躇迷惘的热血青年沈光耀。
沈光耀毅然成为一名九死一生的空军战士,他把生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用爱与仁善救赎了食不果腹的孩子们,延续了陈鹏的生命。
陈鹏长大后成了清华顶尖才子,他成就了国家的重大科研成果,用爱托起了落入深渊的王敏佳。
王敏佳袒护了李想,独自一人承受批判,用近乎生命的代价,唤醒了李想的良知和担当。
李想在支边的困境中,用生命解救了张果果父母,使张果果平安出生长大。
张果果明知自己的善意可能会被捆绑索取,依然救助了四胞胎一家,面对上司的算计,他坚持善良,不忘初心,最终,他收获了感恩、也救赎了自己,并感动了观众。
一场对“真实”的深刻思索,几代人爱与恩泽的薪火相传。
付出善良,收获感恩,点燃了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他人的道路。
我们相信,四胞胎长大后,会继承这份恩泽和良善,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更多人温暖与关爱。
原创:田野(弦为知音断)
图源:网络
欢迎一键转发分享,请勿擅自复制粘贴,请尊重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