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微胖、爱购物、爱玩的我,从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已有三年之久,曾经多次负责产品从0到1,手机上会装多款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app;作为产品,曾经多次设计过相应的会员体系(互联网/非互联网),再次也有自己的一点独到的见解,下边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说到会员体系,好像这个东西与我们人人息息相关;展现形式有好多,例如传统行业:超市的会员卡,高铁票的一等、二等座,医院的VIP挂号,互联网行业:QQ会员等级、微博大V认证,淘宝的店铺等级等等,不管是否是互联网行业,产品的设计离不了业务的驱动,更何况会员体系呢?
抛开传统行业,仅说互联网行业,会员体系的存在的价值根本的价值是实现产品的最大商业化,在不同的阶段会员体系的设计的目的可能也会不同,但是实现形式上大同小异;无非是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征,设计不同的会员体系;电商的积分,QQ的等级,微博的大V认证,游戏行业的VIP,抖音的点赞,某些社区的认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用户拉新、促活、转付费等等。
有些人把会员体系认为就是积分、等级,我不这么认为,会员等级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如此,客服会根据不同的停留时间、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群,因此说会员体系没有真正的标配形式,现在的形式有、粉丝数、点赞、认证、评论、VIP、标签、虚拟货币、任务。针对不同的会员体系等级给予不同的用户权益,但是具体怎么来运作,设置几个等级、多少经验可升级……还得具体业务具体分析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自己懂一些会员体系,却又不是那么懂,可能有几点原因: 1、没有善于总结,只是体验产品; 2、不知道具体的业务场景,业务流程是什么。这或许是我报名这个会员体系实战营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