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宝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在生完宝宝没几个月,就必须得回到工作岗位,孩子爸爸也一直在上班,这样孩子只能交给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至于是交给哪一方,这是夫妻双方的选择,这里暂且不谈。
但其实不管哪一方,长辈对孩子的照顾都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过度的照顾
老话说“隔辈亲”,这话是没有错的。家里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小孩子出生了,长辈对于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总是格外的喜欢,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小到穿衣、吃饭、洗脸、刷牙等,大到出去玩的地方选择、出游的安全等等,大事小事一概全包,孩子只要负责开心就好。
喂饭
我的孩子刚两周半,去姥姥家,吃饭时姥姥喂着吃,不用她动手,孩子吃完了她才吃,我说“让她自己吃,在家我不怎么喂她,都是自己吃的”,我妈就说:“这还是个孩子呢,你们小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喂你的。”,“呃……”。
玩滑梯
两周左右的孩子,长辈们经常扶着,时刻盯着,走哪跟哪,生怕磕了碰了,但我不会。
在我家宝贝一周八个月左右,我确定她上滑梯的台阶能自己抓紧栏杆扶手后,我就慢慢放手了,不再扶着她,让她自己上,自己下。我只在滑梯下面,确保她不会从没有围栏的高处,不小心掉下来。
有时没注意跌倒了,她看着我,我说:“自己起来,没事的!”,在她能自己起来的情况下,我都是不会去扶她的,而她也不哭不闹,爬起来继续玩。有时有点小磕碰,擦破点皮,疼哭了,我会给她吹吹,告诉她:“没事的,一会就不疼了,过两天就好了。”,她也一会就不哭了,继续玩。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用家里人话说:“皮实!”
我懂得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但我觉得孩子虽然还小,事情要是他能自己做,还是让他自己做的好。不要怕受伤,成长过程中难免有挫折与疼痛,我觉得这是一种感受,亦是一种人生经历,你不让他经受疼痛,他们又怎会成长,别人说的总是不如亲身经历来的深刻。长辈们不要太过在意这些成长中的小痛苦,坚强是这些“痛苦”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古言早有之!
二、对孩子的要求几乎不拒绝
去超市想吃各种垃圾食品,不给买就哭,买!
想要各种玩具,即使家里已经一大堆了,买!
不想走路,好,那就背着或者抱着,即使大人也很累了!
我并不是反对给孩子买东西,我反对的是无原则的、无底线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面对孩子的要求,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
无底线的纵容,这样对孩子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是溺爱!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没任何好处,同时还给孩子一种他所有的要求你都会满足他的感觉。不同意他一哭你就同意了,这不会让他懂得你对他的爱,他只会更加得寸进尺,认为你拿他没办法,他赢了!
长期这样下,孩子就会养成唯我独尊、妄自尊大、自私自利的性格,一点也不会为别人着想。待以后他上学或者步入社会以后,这样的性格会让他吃大亏,好点的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极端的就可能走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