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七月盛夏逛书店时随手拿起的一本小说,直到眼下寒冬才拖沓读完;不过也情有可原: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虚构小说作品,而且在没有三部曲的另外两本《男孩》、《青春》的铺垫下,《夏日》便尤为晦涩难懂。(不过看完《夏日》后我并没有购买其他两本的冲动,抱歉库切)
初读是很新奇的,传记的主人公在为死后的自己写传记,在和他三十五岁前接触的人们交谈采访过程中,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库切先生。不过读着读着发现,我们的主角库切先生反而在每段采访中逐渐沦为了配角,其形象也跳脱出了最初的框架,变得愈发复杂饱满起来。
“浪子!”——这是我对库切先生下的第一印象,在每段他与妇人交谈的采访中,我们的库切先生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即使他邋遢颓废,萎靡不振,他总有办法吸引那些或有家室、或单身、或未成年的女人的青睐。不过话说回来,光是这样的人物塑造,库切先生早就变成人间油物了,但他对自己冒失行为的记叙、做爱本领的调侃和感情障碍的伏笔,又使这一人物角色被批上了无能、孤僻、古怪的皮衣。
“女人!”——回顾了一下目录,我把库切先生提及的主要人物列了出来:
朱莉亚——内向/敏感/和库切偷情的有夫之妇、有子之母/厌烦库切对音乐的无病呻吟
玛戈特——懦弱/胆怯/库切的表姐/有夫之妇/崇拜库切的无所畏惧
阿德瑞娜——强势/坚强/两个女儿都暗恋库切老师/对库切的追求爱恋无动于衷
苏菲——库切的同事和情妇/有夫之妇/认可库切的政治追求
瞧,女人,女人,女人,女人,库切先生35岁之前的生活琐事就是和不同的女人交往、做爱、争吵、离别,而这些女人又对他的人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或许没有)。因此在马丁先生一篇的采访中,马丁先生问的一句话道出了我的郁闷:“你难道非得一头扎入个人感情与隐私这些事儿,撇开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成就,以至总体上看来更像是——forgive me——更像是女人们的飞短流长?”库切先生,你的人生离开了女人的飞短流长难道就没有其他意义了吗?估计库切写着写着也意识到了这种溺于非现实写作中无可自拔的意淫,于是引入了马丁这一男性角色,强行将库切的情史扭转到工作层面、乃至政治层面,这一略显僵硬的扭转无疑是扣分的。
需要强调的是,库切自己都承认了这本传记中有诸多细节是虚构的,那么在他口中所描述的故事很可能是有主观性的偏差与纰漏的。纵使如此,我私认为全书的“1972-1975的笔记”与“未标明日期的零散笔记”是写得最好的两部分,其余每个单独章节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对话是很出彩的叙事方式,不过总是重复相同的模式很容易让人读得疲倦,尤其是中断了一段时间再次拿起书时,必须结合前文的叙事背景才能重新把握故事线索,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初读是很新奇的。读到后来,只感觉书越读越厚,明明只记录了和五个人的对话,我却觉得像看了和五十个人的对话那般吃力。
“父亲!”谢天谢地,女人之后,我们的库切先生总算想起给贯穿全书的另一关键人物——他的父亲——一个笔墨上的交代。相比起回忆自己与父亲的一些相处片段,这部分更像是库切自己对父亲呐喊的一段内心告白,其中有蔑视、嫌弃,也有忏悔和理解。库切在这些细节描写上将其文字功底展现得一览无余,笔记结尾对于照顾出院老父亲的这段心理描写也很令人唏嘘:要么抛下自己的事务去当父亲的护工,要么和父亲说对不起我要扔下你了再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道德层面是要批判的,虚构层面另谈。
要评价全书的话,译者序言中的一句比喻是让我念念不忘的一句精彩的比喻:《夏日》是从死亡的暗房里冲洗出来的一卷水淋淋的胶片;只不过捏着底片的还是活人的手,其实是库切自己弯曲的手指尖。我们时常会设想死后身边人的反应和情感,库切则果敢地将这种设想变为了窥探,并带有些许遗憾地告诉我们世界依然正常转动,那些我们所牵挂过的、所爱过的、所痛恨过的一切,都将重归正常的轨道,当那些人接受采访时,他们只会用冷静的语调回答:“也许有吧,我说不上来。”
所以我说,《夏日》是一场用采访把意淫包装起来的笔墨游戏,游戏的发明者是一位用虚构把孽欲洗白的小说家,书中文字像夏日午后刺得人睁不开眼的太阳光束,读者是要眯着眼才能看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