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第一次参加晨读,第一次晨读新概念时,一句话0.5倍速练上一个小时,脑子里想着Eric那时候有一次上课时说的话:
“咱们不用讲练英语目的是什么,就想着等你七老八十时,坐在家里头屋檐底下,嘴里突然冒出来一句地道的'i had an amusing experience last year',模糊地想起自己曾经一遍一遍练这句话的日子,那也够了。”
Eric的原话比我这个说得漂亮得多,我只凭记忆阐述。而这句话也成了我当时练习的动力之一。
今天写这篇复盘之前,我小心翼翼地点开9月晨读结束后我每天坚持练一句的录音。那时候因为Eric肯定了一下我,我自己又练了一周,每天录音发小打卡里头。我怕自己现在再听,会觉得惨不忍睹。出乎意料的是,一日一句读的还挺好,慢读、轻重、音准挺到位,就有一两句太捏着嗓子了,听着不舒服。
但我不敢在此刻重听我本月晨读的作业:一天作业有12句话,虽然每句话都不难,都有一个音是一样的(其实这一个音细分下来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每句话的音准、节奏、轻重、音调,怎么可能用一个多小时练地和原音一般自然动听?我想,车祸现场肯定不只一处。
本月的晨读,对我最大的帮助有两点:
✿ 把之前对于口语的积累推倒了,重来。我认为在我60岁之前,接受合理的新知识的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下降许多。因为只要这新知识从逻辑上而言更合理,面对事实解释力更强,那就具备了说服人的条件。如果不愿意接受更为科学合理的新知识,我现在想的有两点,一是情感上把批判自己过去所学等同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就觉得是侵犯自己的尊严;二是理性上,宣扬过去学的知识这一动作,同自己现在的生活有共同的利益、立场,自然化身卫道士
✿ 正如标题所说,从单纯地放着0.5倍速,颠来倒去说一句话,以求模仿地惟妙惟肖;到现在看到一句话,自己先上去分析哪里有90%的可能是要连读的、哪里是弱读的、根据语境揣测一下重音所在,再听音频看看自己“预测”地对不对,这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点乐趣~
脑袋不转动地模仿一句话,那练下来只会说一句话;根据自己目前掌握的浅显但够用的理论、规律练好一句话,胜过之前的十句啊。这本教材是本自学的好教材,有了Eric的指点更利于自己抓重点,节约了自己走弯路而不自知的时间
还有一点是我开始频繁用简书了,会书面表达很重要~当然这也跟我最近时间比较充裕有关系。把脑海中的想法变成有迹可循的文字,是个好习惯
自己该改进的地方:
对我而言,这10天,对理论、规律的把握有了长进。但是每天交上去的作业质量差强人意。下次晨读之前的时间里,一天一句的练习更适合我。这一句不一定是common expressions里头的小短句,从热热闹闹的课文里头挑自己有感觉的一句,练起来,就很好。
今儿是冬至:D 吃好喝好别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