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世故

      本文855字,阅读约需2分钟。

      浏览新购的一本书《中国式人情世故》。这本书看似与教育无关,却让我隐约地感觉到,要在日复一日的师生相处、同事相处以及家校相处中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学习相处的学问大有必要。

      曾听说,有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谈到自己的老师,仍然愤愤难平;有的孩子刚刚毕业,一向与老师关系“亲密”的家长忽然翻脸,反目成仇。也曾看到,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位课任老师,从而在这门课堂上心不在焉,抵触学习;有的同事之间明明无话不谈,情谊深厚,却因为一件小事或几个细节就掀翻了友谊的小船,从此成为路人。

      如何正确的为人处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就自己,成就事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轻易叫人看见;君子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拙劣。不要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有时低下头来,隐强示弱,不但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进取之道。

      在明处吃亏,在暗中得福。相信吃亏是福,可以使心胸变得宽阔,心态更加乐观、积极,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帮助。如果在学生面前总是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从而否定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由精神,是要吃大亏的。

      冷庙烧香,敢于结交潦倒英雄。人们往往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屑于雪中送炭。而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为师者,不要只对学习成绩突出者青眼看待,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和让我们头疼的后进生、问题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厚爱。他们是“困龙”“睡狮”,需要我们用爱与智慧唤醒他们。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快乐的方法。《菜根谭》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教育的对象是人,充分地把握人情、人性,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心理规律,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2024年5月11日星期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