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法语之言:“法”古字写作“灋”, 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xiè

zhì],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去”的构形说法不一。《说文解字》作者许慎认为是去除坏人的意思。“法语之言”指符合礼法规则的语言。

▲巽与之言:“巽[xùn]”,谦恭,卑顺,顺从。“与”,赞许。“巽与之言”这里指顺从附和的话。

▲说[yuè]:同“悦”。

▲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明辨是非,分析真伪。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规则的语言,能不听从吗?能按照礼法要求去做才是可贵的。恭顺附和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能明辨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分析,只是听从而不改正,(对于这种人),我不知该怎么办了。”

【学而思】

行动胜于言辞,警世格言人人都知道,不依照格言去做,最终也是一事无成。甜言蜜语听起来舒服,不加以分析,只能是一错再错。

参读:

《述而篇》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颜渊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罕篇第九」24-25 【原文】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
    善氏阅读 524评论 0 2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4评论 1 16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62评论 0 1
  • 他此刻需要一根香烟, 他需要烟雾, 缭绕耳边, 逗留指尖, 鼻吸,齿切, 喉嗓之线, 直烧心最里面, 痛苦会发出美...
    sappmeing阅读 365评论 1 3
  • 从前有一只猪,他每天都吃饭和睡觉。他真是个小懒猪!他很喜欢吃巧克力。但他最希望得到一块奶油蛋糕。今天是他的...
    汤双齐elle阅读 4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