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作家卡特琳·曼斯菲尔德认为:“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这个短篇小说《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曼斯菲尔德的观点未必人人赞同,可我真的觉得这篇《苦恼》太伟大了。
《苦恼》是契诃夫所著小说,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约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内容简介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约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备注: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宗教诗《约瑟夫的哭泣和往事》。
创作的时代背景
《苦恼》写于1886年,这个时候正是沙皇俄国黑暗时期,沙俄的残酷统治使许多人思想麻木冷漠,不愿意正视社会现实。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作者以冷峻的笔,客观的描绘了这种社会现状,为不幸的人们抗争。
作品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它是第一流的小说;高尔基对约纳的遭遇产生了强烈共鸣,称赞它是一部非常真实生动的作品,他在《我的大学》中写道:当年他在面包房工作的时候,传来了他外祖母去世的消息,他感到万分憋闷,很想找个人讲讲他的外祖母,可是没有人听他讲,他的这个心愿也就永远埋在心底了。后来他读了《苦恼》,后悔当初没想到把自己的悲哀讲给老鼠听,当时面包房里老鼠是很多的。
而苦恼之所以收到这么高的赞誉,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苦恼的原因,共鸣性强。而作者设计愿望之小,与实现愿望的难度之大形成强烈反差,更显示出约纳苦恼的厚重。
2.《苦恼》的组织结构,
《苦恼》的层次非常清楚,写了约纳四次向他人倾诉,四次碰壁,最后只好走进马棚,对马诉说。
第一次约纳的碰壁。对象军人,他称呼军人老爷,代表军人地位相对较高,军人给他的回应:“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第二次。对象三位年轻人,他称呼老爷,对于约纳地位相对较高,给他的回应:“大家都要死的。”
第三次。对象仆人,他称呼老哥,与约纳同阶层,给他的回应是让他走开。
第四次。对象年轻车夫,他称呼老弟,同类,给他的回应是一言不发倒头便睡。
其实他还有第五次,不过只是想象中向“娘儿们”倾诉。
整个从排列顺序看,是由地位高到低的,而“娘们儿”是在小马前,可见当时俄罗斯妇女地位的低下。
3.《苦恼》的细节分析
连续出现的“伛”。
约纳“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伛”即曲背,而“伛到的最大限度”即胸部紧贴大腿,这个动作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很有代表性,我们在看新闻照片时,会发现一场灾难后,受害者坐在亲人的尸体旁边或被毁家园的废墟上,他的身体是伛着的,在小说中,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约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语言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
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
“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车夫吧哒着嘴唇叫马往前走,然后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
描写动作的细节。
一处是在约纳向他的第一位乘客军人诉说的过程中,约纳在车上“就像跟有鬼附了体一样,仿佛他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儿似的”。表明了约纳失去了亲人后那种麻木茫然的感觉。
第二处是当军人顺口敷衍地问了他一句话时,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并且,当军人不愿再听了时,“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唯恐遗漏诉说的机会,这些动作表明约纳倾诉内心苦闷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
第三处是在同三位年轻人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们对约纳骂骂咧咧,但约纳却一直在“笑”,并且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
结局
小说的结尾,约纳只好寄情于他的小马,向不懂人情世故的牲口诉说自己的悲哀,这个“对马弹琴”的细节使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人与人隔膜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契诃夫整个创作中,也延伸到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大潮中。
郑重说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韩大爷杂货铺的“100天精华领读营”课程内,韩大爷的阅读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