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半年整体看来也算是忙碌,但是这种忙碌明显很低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其中有比较多的原因,比如说心思不定,专注力不够,各种包袱太重等。
但主要原因还是关于能力,包括现有的认知以及所处的环境影响上。
怎么讲呢?
这半年接触到的内容,几乎都是之前从没有接触到的内容,甚至是领域。
所以会不断的进行认知的迭代,同时呢原有构建起来的体系框架还没有达到现有知识的容纳度,缺乏体系的支撑。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自信心的降低,效率的降低,以及时间的浪费。
02
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可能会直接说那不简单了嘛,提升能力啊,但貌似并不只是表面上的这样。
因为什么?
这跟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不同。饿了只要是吃的就能解决,可以饱腹;渴了只要喝的就能解决,可以解渴。
虽然吃的也分高低,喝的也分品种。
但是能力没这没这么简单做出调整。最关键在于不是任何能力都要充饥解渴,它是直接上升到高低品种上的事情。
而且在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还必须知道自己所在的是哪个维度上。
所以,有自知之明很重要。
03
假设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可以保证效率了吗?
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存在,因为对自己清楚就知道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还做不了。
有这样一种认知带来的好处就是,不勉强。
当然,想要更进一步还是需要做一下让自己稍微痛苦到事情的,谁让别人都说成长是痛苦的呢。
那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其实说白了讲就是想不明白,我不会,做的慢,耗时长,挠头踱步,心里没底等等。
超出认知,自己不能掌控的感觉。
但是不用担心,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小学升初中,中学升大学,都要经历考试,正常情况下考试都会有这样紧张焦虑的感觉。
每一次经历,就是好比一次升学罢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再反过头来理解什么是高效呢?
所谓高效,无非就是大学水平在做小学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