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7 如何对抗人生的意义危机

亲爱的小伙伴们,不知道你们在面对自己生命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无意义感吗?

今天早上,《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上线了一个新的栏目,叫做“长谈”,早上洗漱的时候,完整的听了节目内容,它是以访谈的形式,跟脱不花请来的嘉宾进行对话,然后切片成高质量视频的一档节目,本期请来的嘉宾是方希,中心初版集团的执行总编辑,脱不花称她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在访谈中,它们聊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中年危机”,一年前的我,还以为这个词离我很远,但是今年的我,切实的体会到了这四个字的分量。确切的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危机,“中年危机”这四个的主体,不是“中年”,是“危机”,只是它发生在中年,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承担着家庭中最重的担子,但是由于体力、精力等生理机能的下降,与现状高度不匹配,所以中年危机在全生命周期中,显得难度系数极高。

在“中年危机”中,每个人面对的危机状况是不同的,有些人面对的是经济的危机,比如孩子上学呀、老人生病呀、被公司辞退呀等等;有些人面对的可能是情感危机,比如跟老婆/老公出现情感问题呀,孩子叛逆期自己的教育失效呀;还有一些人,它们面临的是意义感的缺失,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工作的价值,反思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说的大一点,可以把它叫做使命感缺失,使命是啥意思,就是你准备怎么使你这条命。

从今年的3月份开始,我进入到了持久的意义感缺失状态,可能是这几年工作太忙了,压根就没有时间想工作以外的事情,人一旦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人活着到底有啥意义,或者说我死了,这个社会会因为我的消失,而有任何变化吗?久久不能自拔。

慢慢的,我开始回忆,自己的这40年是怎么过的。恍然见发现,其实人的一生它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正态分布的,有波峰,有波谷,高低起伏。开始回忆以往我的波峰、波谷都是怎么度过的。我发现,面对什么样的境遇,有可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是我们始终能够选择的。

想到这里,突然就明白了。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苏东坡,千百年来,大家都爱苏东坡,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吗?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展现了一种稳定的豁达。苏东坡命运多舛,一生多次被贬谪,却没有变得愤世嫉俗或萎靡不振,还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超然浪漫的名句,吃到一颗好荔枝就足以抵御岁月漫长,即便是猪肉,依然可以烹饪出“东坡肉”。他这种创造力、生命力背后的心理能量,才是人们的羡慕根源。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周期,情绪也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是没有耐心的,但是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次的循环往复,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要想一想,世界如此阔大,我们真的有必要所在自己的小窝,反复咀嚼吗,与其这样,不如投入火热的生活,努力挣扎,结果总不会比现在更差了。回想回想多年前的自己,用了两天的时间,卖车卖房,一个姑娘,孤身拿着个行李箱,义无反顾的来到一个新城市,从事新的行业,酒店都不舍得住个有窗子的。那时候的勇气去哪里了,那时候的内心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当时的我,对于个人结果是高度不确定的呀,但是我当时是明白一点的,就是我对总体事件发生的方向是有确定性的,我渴望成长,我相信自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那么回到现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我比那个时候的自己多拥有了很多呀,无论是资源、技能、经验,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矮化自己呢?重拾内心的笃定,沉下心,做自己该做的事,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全情投入,只要确保,今天、此生、现在,在过的每一天,是热情的、肆意的、不负自己的、不负今生的,这不就够了吗!让自己滚烫的活着,越滚烫越好,加油,自己,加油,同样陷入内耗的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