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旧书来读。
恰恰一个月时间,重新读了遍《东周列国志》。记得以前曾经随手翻过此书,大概那时候对孔子没什么理解,也不晓得吴起、司马穰苴多么强悍,更不知道苏秦张仪的才华所在,于是当时看过便忘。只记得里面几个力士、美姬,先秦时期的种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总是浑搅在某种烟雾似的年代谜团里,那时的知识量还不足以让我对它们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还好经典是可以常读的。反复地读一本书,总是会有新的收获。
不说废话了。
写点关于长平之战的东西。为什么要写这场战役呢?只要认真地学过历史课本,9成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长平之战”。此战历时3年多,是我国战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一战,它不仅是战国史上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与国家形成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战,秦国大胜赵国于长平地区(今山西高平西北),并坑杀韩赵联军约40万。这场战争的主角之一,赵国的元帅赵括,也为中国千年来留下了“纸上谈兵”一词。经此一役,秦国东方最大的敌人赵国一蹶不振,再过大约20年时间就匆匆灭亡了。虽然已经相隔2000多年,但如今重读这篇战争的记录,仍是感觉到那场厮杀的惊心动魄。权谋战法层出不穷,读到酣出,不由得两手出汗,血脉喷张。 记得当年初中历史课本对着场战争的描述就只有两段文字,其中一段还是作为小字部分的阅读。读罢只是简略地背了下此战的历史意义,到最后只有前文所述的那个成语被永久地记下了。
千百年来,人们乘凉时闲谈期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着“纸上谈兵”四个字,那时的兵凶战危,似乎也只剩下令人叹息的故事了。此外,赵括这个人,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之一。他一生参加的大规模战役只有“长平之战”,并且兵败身死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战争。他在历史上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夸夸其谈,眼高手低。另外据说赵括的后人耻用赵姓,而改姓马,因为赵括被袭封“马服君”。这场战役中,赵括的确是犯了一些错误,但失败的更大原因我认为不在于赵括本身。往事越千年,古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跟我们现代人已经大相径庭,我们用当代人的目光去评价古人的事情,不总是恰当的。
我为什么认为不能这么评价赵括?其实可以从这场战争本身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已经南得巴蜀,西固关中,东遏三晋。韩国时刻暴露在秦国攻势之下危若累卵,魏国丧西河之地也是喘息不宁,齐国依附秦国而麻木不仁,燕国偏弱,楚国贪利苟安。东方六国中唯有赵国仍有实力与秦国稍稍抗衡。秦国试图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彻底打垮赵国,掀开一统天下的伟大布局。
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是秦国大军急攻韩国的上党地区,上党即今山西省的东南部,主要为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东南带太行山脉;西南为王屋、中条二山;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面为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上党地区地高势险,是秦国出函谷往吞并三晋必经之地,秦国欲占领此地,自是得上党而望中原之意。如果秦国成功拿下这块地,那可乖乖不得了,东方六国尤其是三晋之地便无时无刻不裸露在强秦的兵锋之下。话说秦将王龁先拔掉了上党掎角之城野王,断绝了援兵之路,此时上党已是秦国囊中之物。于是上党守臣冯亭与部下商议:“秦据野王,上党已非韩国所有了,与其降秦,不如降赵。秦得上党更兼虎狼之势,赵得上党或可并立力拒秦。”这个馊主意也是有些道理的,必竟三晋一体,都是一个祖宗,上党说什么也不能给秦国这野心勃勃的老蛮子。于是冯亭大腿一拍,就立马携带降书入赵,将上党地区献给了赵国。
再看赵国这边,白白得了一块肥地,赵孝成王当然高兴地屁颠屁颠儿的。但有大臣(赵豹)认为得这了一块地,是将秦国大军嘴边的肥肉夺走,无异于引火烧身,这是冯亭“嫁祸于赵国而舒韩国之困”的计策。这时,平原君赵胜却不以为然,他说:“人家百万之众一年多来都啃不下的一块地,现在白白给你,不要是香菇哦!”赵王已经乐开了花,哪还有功夫理会这些细节,再说开疆拓地这么光荣伟大的活动叫我如何不想它?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党,哥要了! 于是,赵王接受了上党地图,封了冯亭千户侯。但是面对上党地区强秦的猛烈攻势,他却迟迟未敢发兵救援。毕竟与当时的秦军正面交锋是人生最危险的活动没有之一啊。待到赵国真的下定决心发兵20万赶到上党时,那儿早已是秦国囊中之物了,于是这20万人只好原地下寨跟秦军对峙。真是不晓得这赵王怎么想的,想要得地却又畏秦如虎,不敢果断派出援兵,结果这肥地还不是南柯一梦,味儿都没闻到就给人家又夺走了。这还不算,赵国企图占领秦国猎物的不良居心引起了秦国军部的强烈不满,也给秦帝国主义落下了“不义在先”的口实。秦国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将大军继续前进猛压赵国边境来提出严正交涉。赵国还没做好与秦国血拼的准备,而秦国或许也没想到,自己与东方老大赵国之间的终极对决回来的这么快,但兵势如此,是谁也阻挡不了了!秦国,奋力压上吧!赵国,你先顶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