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162 洪家宜 201621524212 园博会

实习第三天是在园博园度过的,郑州园博园位置较为偏僻,从酒店出发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让人有点头晕。不过一下车,所有的不舒服都烟消云散了。

为邀请广大群众游园踏春,3月31日至5月6日郑州园博园举办以“一路花开到园博·各色花香带回家”为主题的首届花卉艺术节,布置“梅杏争春”“木兰望春”“海棠闹春”“紫荆探春”“桃李暖春”“落樱惜春”六大板块,同时还有以“让花卉走进生活”为主题的陈砦花卉杯首届园博园“春季花卉景观小品”大赛,邀请郑州陈砦花卉集团按照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创意理念,设计出“生态、美学、功能”相结合的花境小品景观,展现大美园博园,幸福航空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第29号作品:砾石花园

用砾石代替草坪,砾石虽然不如草坪柔软,但粗旷的感觉也有另一番风味。看腻了柔软的草坪,就可以考虑砾石花园。不仅是易于打理,更是其粗糙的质感给久居喧嚣的城里人带来乡野空旷放松的气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第46号作品:古典园林

设计灵感源于盆景制作。通过植物与山,水,石的合理搭配,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用根雕花架,石头座椅,石子路等具有古典风的装饰,让观众以最快的速度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园的一角制作了一小型的假山水池,水的流动,使整体更灵动。可以达到“有声的诗”的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第40号作品:花“绘”生活

该方案旨在打造一处相框花艺展览,提升了艺术氛围,背景的建造起到分隔空间,突出展览画框的作用,前端空地点缀花灌木和各种花卉,小相框和大相框整体统一,富有艺术气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41号作品:方丈

作品基于场地的周边的布局,结合本地气候,季节,花卉的习性等选用大,中,小型绿色植物,通过植物高低错落再配以色彩艳丽的各色花草,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习性,营造出生态和谐的氛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2号作品:繁华

主题以鸟笼为骨架构景,留给人充足想象的空间。设计外形是个色彩鲜明的爱心图案,可能有些人看了有爱情的触动,有些人则看到了友情亲情或者爱心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本次园博园的主题是海绵城市,许多园都能看到滨水景观。这是广州园内正中的水池:碧波池,曲廊中央是“碧波水榭”景观。小桥流水加上水边曲廊、水榭在明净池水中的倒影,显得宁静幽雅。碧波池两侧是特色步道,周围是清风竹影,在这儿观花赏石,别有一番趣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水边的植物搭配,采用彩叶草本植物,灌木如金叶女贞、银线麦冬、杜鹃等和一些石头景观组合搭配,使其更加自然,充满野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空间,增加层次。这里池的形式较为自然,草皮与块石驳岸,没有五颜六色的花灌木,即使是在池中鸢尾和睡莲盛开的季节,这里所显示的也还是大自然树林所特有朴素与宁静气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匾额: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有装饰作用。

斗拱: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补间铺作:补间铺作又称为平身科斗拱,是斗拱的三种类型之一,其余两种分别为:柱头科(又称柱头铺作)与角科(又称转角铺作)。

拱眼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攒尖顶: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燕颔板

檐橼:从下金桁到正心桁(檐檩)之间的一段椽子。

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也可由细小的木条搭接而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挂落在建筑中常为装饰的重点,常做透雕或彩绘。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门当: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藻井: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式彩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挂落、文字

楹联:始于桃符,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又叫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飞檐: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月洞门:月洞门为中国古典建筑中常见的过径门,门体无门禁。只用作径用、作隔断,用于间隔园林建筑中两院之间的隔断。也有用于做大房间中的隔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漏窗:漏窗作为窗的一种,首先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此外,漏窗又有透景的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槛窗:槛窗又叫半窗,是安装在槛框上的窗子,上半部和隔扇一样,有格心和绦环板。下半部去掉裙板,是砖砌的短墙,也有是木质的板壁。槛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种窗,因此,上面的雕琢较为精美,从中体现出一种气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屏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垂花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莲花垂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脊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歇山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各园都能见各种造型的照明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由于场地限制,沿路看到的照明小品体量都比较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京园内的照明小品都有北京字样,既呼应了主题,又有装饰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园林小品作为园林之陪衬,一般在体量上力求精巧,故更应精于体宜,不可喧宾夺主,不可失去分寸,应力求得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园林小品的一种:展示性小品。不过我以为也可以是装饰性小品,因为其是以景墙为基础,在上面挂上该园所代表的城市简介布告栏,图片画廊等,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园子的背景和文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广州园内正对中央的景墙,上面似乎是老广州的面貌,有代表建筑小蛮腰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广州园内的两个扇形花窗。左边红色的小花窗是红荔雕刻,是采用广州民间传统剪纸的艺术手法,勾勒荔枝造型,将广州传统艺术和岭南佳果融揉一体,应用到园林景观之中,展现岭南文化。以红色为主色调,不但体现荔枝特质,也能烘托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右边大的竹节状扇形窗,是仿照广东省顺德市清晖园扇形花墙而建造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供休息的园林小品包括各种造型的靠背园椅、凳、桌等。这里结合环境,用仿树墩的凳增加了美感,与周围环境协调。

就是没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纳荫效果不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上海园里的造型奇特的长椅,沿园路一共有四个,这些红褐色的椅凳是由印尼进口的菠萝格实木做成的。(菠萝格是一种天然的防腐木材,在土壤或水中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的残余物,稳定性好,不会出现自然性分裂、翘曲、开裂等现象,可以持续使用。菠萝格硬度非常高、非常耐用,有天然油,用在室内外的儿童活动区,非常安全。)坐在这休闲观景,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两点半出发白马寺,白马寺采用了一般的佛教寺院的布局模式,主体建筑(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放在中轴线上,次要建...
    迦翊阅读 499评论 0 1
  • 今天前往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皇帝迁都洛阳前后。 其中宾阳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
    迦翊阅读 332评论 0 1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林香砌阅读 6,517评论 1 11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姑射阅读 2,354评论 2 4
  • 一个月,仿佛那么漫长。我不想再伪装自己了,我承认,我想你了,很想很想。每天去公司的路上,我都狠狠的扭过头,假装看着...
    晴空Irena阅读 430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