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其实真正了不起的语言是从生活里来的,不见得是读书读出来的。曹雪芹当然有上层阶级诗书歌赋的能力,林黛玉写的词,薛宝钗作的诗,都那么美,有那种文学的优雅。所以很多人认为读《红楼梦》可以让我们古典文学的境界进步。可是我觉得不只如此,可能《红楼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始去注意身边生活里的语言的魅力。
2.小说作者像一个千变万化的人,他写谁,哪个语言就像谁。
3.有时候佛家说“处处方便,人人方便”。“方便”这两个字非常有趣,不见得一定是大官才能给别人方便,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给别人方便。常常在一些小事上,你忽然觉得被卡在那边的时候,那个“不方便”,让你难过得不得了。所谓“与人方便”,其实是对自己方便。当然它也会变成社会的另一种弊病,就是到最后在某种意义上,做人比做事重要,变成处处要“周到”,可是事情有时却拖在那里没有办法进行。这成为很大的一个矛盾。
4.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了不起的文学就是说,其实你对那个事件的真相永远不知道。
5.所以我们今天把“罗生门”变成了一个典故,如果说这是一个罗生门的故事,就意味着每个人都隐藏了一部分没有讲,所以你搞不清楚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
6.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叫“瓜田李下”。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经过西瓜田的时候不要提鞋,鞋带松了也不要去绑,因为蹲下去绑鞋带,别人就觉得你在偷西瓜;在李子树下,不要去整理你的帽子,因为一整理帽子,别人就觉得你在偷李子。意思都是要避嫌疑。
7.所以语言其实是跟一个文化的阶层有关系的。《红楼梦》的了不起在于包容了各个不同层次的语言。
8.读《红楼梦》读到最后,常常觉得事情的真相并不清楚,只是派系谁赢谁输。不管派系谁赢谁输,这个社会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因为只是换了一个派系而已,整个社会结构对事情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9.民间的语言一定是在斗嘴的时候出来的。
10.好的文学永远没有结论,好的文学永远是一种罗生门。因为每个人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的文学本来就应该让“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读者会在里面看到人世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委屈,如果作者站在哪一边,这个文学就不好看了。
11.两个人吵架吵到最后不是两个人吵架,是站在外面叉着腰去跟大家说对方有多坏。最后就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各自要找一批人,变成群架。
12.我觉得《红楼梦》对我的帮助其实是让我回到人间,做了一个安分的人。因为《红楼梦》,你会有一种谦卑,这种谦卑并不是我们平常在道德上讲的谦卑,而是说任何一种存活的方式都有它的艰难。
13.所以生命里最大的受伤,是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他人不重要。曹雪芹其实最大的开示可能是说,生命应该找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像宝玉,因为一直是受宠爱,他会觉得别人对他的爱或者恨,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回来做自己就好了。可是一般人不是那么容易,一个社会里充满了各种委屈,是因为都觉得自己的存在被忽略了。
14.在中国以前的文学和戏剧里,男人都很无情无义,爱情里最刚烈的都是女性。因为女性别无选择,她的生命完全是一个被禁闭的生命;男人还可以去找别人,可是女孩子一生就许诺给一个人,她没有任何其他的机会。
15.活下去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就是毁灭,而且觉得毁灭是唯一的救赎。
16.其实分享是最大的快乐。
17.所以,在每一天当中,都要尽量使自己的善意越来越多地去构成那个善因,才会结出善果。大概作者在这里是让你有一个真正的领悟。如果以佛家的因果来讲,《红楼梦》整个在讲大因果,都是我们不容易发现的。
18.我想这是曹雪芹了不起的地方,曹雪芹并没有一味夸赞宝玉,他会觉得一个社会在情的部分和法的部分,是要有平衡的。全部都是法,会变成一种苛刻,变成一种刻薄寡恩;都是情,也会产生弊病,最后就没有公正的法律的理性。
19.我们面前都有一条路,可能越走越窄,也可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宽是因为生命里面可以包容更多的东西,越走越窄会让自己越来越走不下去,最后变成一个牛角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