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的推销员之死。
去年在国家话剧院看了德国版的《美狄亚》,第二次看德国版的话剧,只能感叹,啊,果然德国版的话剧看不太懂啊。
应该带个观剧镜前去观看的,但是想到我可以蹭到前排,就没有带观剧镜,结果,演员的表情都没有能仔细看到,真是可惜。看来只有坐到第一排看才是最棒的体验!其余都是浮云。
读剧本
第一幕
可以听见用长笛演奏的一支旋律。乐声低微而优美,使人想到草原、数目和一望无际的天边。幕启。
德版中这个片段变成了林达穿着高跟鞋在那里拿着话筒唱歌。可是完全没有让我想到草原、数目和天边。为什么这样幕启呢,不懂。
书中观众眼前出现的是推销员的家,但是舞台上出现的只有沙发和很多个衣服架子。没有了淹没在高公寓楼间的房子。没有了演员按照墙线来移动。甚至连门都没有了。没有了林达在床上翻动一下,侧身倾听等动作。
她不仅仅爱威利,她崇拜他,威力的反复无常的性格,他的脾气,他那些大而无当的梦想和小小的使她伤心的行为,似乎对她只是一个提醒,使她更痛心地感到威利心里那些折磨他的渴望,而这些渴望在他心中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她说不出来,也缺少把这些渴望追求到底的气质。
不明白为什么林达选了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演员,我想导演也是想表达什么吧?但是我是完全没有看懂。
这样的林达真的爱威利,崇拜他么。剧本中林达对威利异常耐心,那么年轻的林达真的可以做到无限的耐心么。我也表示异常怀疑,林达根本就不像比夫的母亲。所以我觉得林达还是应该老一点的人来演,至少可以化妆老一些。但是为么那么年轻演员来呢。
威利: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干了一辈子为这所房子付款,最后房子算是归你了,可是房子里没人住了。
林达:哎,亲爱的,过了时的东西就扔掉了,生活就是这么回事。
怎么觉得人就和物品一样,当没有价值的时候,就被抛弃了。
他,和他哥哥一样,也找不到方向,但是表现不同,因为他从来不肯承认失败,结果是他思想上更混乱,心里也更冷酷,但是表面上看却又更心满意足了。
比夫:我跟你说,哈皮,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前途。我不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
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有福的。
我一向坚持绝不虚度一生,而每次我一回来就懂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度一生。
为什么威利那么坚决不在查理收下干活呢。
看的话剧中删除了斯坦利和哈利对话的部分。
最可悲的就是怀着希望结果发现时绝望。
哈皮和酒吧中少女闲谈部分在话剧中也省去了,所以德版的这个话剧改编还挺多的。
为什么这个版本话剧把结尾去除了呢,大家在威利的墓前怀念,指责没有人来参加葬礼。
推销员是怀有梦想。
比夫:他错就错在他那些梦想。全部,全部都错了。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是什么人。
查理:他得一个人出去闯荡,靠的是脸上的笑容和皮鞋擦得倍儿亮。可是只要人们对他没有笑脸了——那就灾难临头了。等到他帽子边再沾上油泥,那就完蛋了。可不敢怪罪这个人。推销员就得靠做梦活着,孩子。干这一行就得这样。
比夫:查理,这个人始终没有明白自己是什么人!
不过,到底威利是怎么样的人。他应该怎么做,怎么认清自己?比夫这样算认清自己了么,应该怎么做呢?
林达:原谅我把,亲爱的。我哭不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我哭不出来。我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
林达这样真的是完全不理解威利么。当威利遇到挫折时候总是安慰威利说一切会变得更好的难道是不对的么,难道要打击威利么,他已经那么辛苦了。
林达不明白威利,但是她是真心爱威利的,和他一起经历苦难。威利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怎么可能期待林达彻底了解威利,劝导威利应该怎么做呢。
说实话问题
比夫:在这个家里我们没说过十分钟实话!
比夫:而且我一事无成,因为从小你就往我脑子里灌,我怎么了不起,结果叫我在谁手底下挺合我也受不了!你说这怨谁?
比夫:你他妈的早就该听听!我到哪儿都得在两个礼拜之内当上头儿,现在我够了!
威利:你本来前途无限,到处的门都为你敞开着!
比夫:爸,我这样的人不值钱,一毛钱一堆,你也一样!
现实就是个人一毛钱不值!
比夫:爸,我什么都不是!爸!难道你还不明白?我这不是元气,我就是我,别的什么业不是。
比夫:(哭着,不能自持)老天爷呀,你们就让我去吧。把那套骗人的梦拿走、烧掉吧,不然还要出事!
这部剧对于当前的现实意义何在?应该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这样的主题吧,太狭隘了。但是这个剧给我的想法真的就是为企业工作一辈子,结果竟然就是一无所有,为了偿还房子等的贷款,有何意义。人生到底意义何在这样的主题么。应该不是,但是到底最终主题是什么呢。
是他们应该早就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妄自尊大从能做的开始做起么。
还是一开始就好好学习才是王道呢。
威利的悲剧根源是什么呢,是社会让我们以为只要让人喜欢就可以是成功,自我实现的方式不对么。
也许是认清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所处的地位和角色。比夫认识到对于奥利弗来说,他只是一个小职员,不算上一个推销员。威利和比夫曾经天真以为可以借到一万五作为启动资金,但是奥利弗完全忘记了比夫是谁。
比夫的人生是失败的么,到处打工赚钱,单身,就是失败的么。我觉得最失败的是没有梦想的人生。还有没有认清现实的人生。不过就算认清现实又怎么样呢。认清自我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么。
爸一向最高兴的就是事情有个盼头!
威利总是不听比夫把话讲完,就把他的想法插入进去。也是没有认清现实的一种表现。
人物性格:
- 威利:为了儿子辛苦劳作的一生。为公司辛苦了三十五年多老了累了工作不动了,新的老板完全不能体会他为公司的付出,就把他炒鱿鱼。对于儿子,纵容儿子小偷小摸,不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结果儿子考试不及格。对于妻子林达,总是对她大呼小叫。总是给儿子比夫灌输他很厉害的想法,但是却误导了儿子。小人物挣扎的记录,让人同情。但是对于他老板来说,他活生生的人都没有录音器吸引注意力。
当你是一个小人物时候,根本没有人注意你,这也是必须努力工作出人头地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不仅仅是自我实现方面的问题,也是一种存在感的证明。 - 哈皮:花花公子的形象。
- 比夫:小偷小摸养成习惯。
我觉得我还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话剧的精髓。
看了别人的评论。大概就是美国梦破碎。威利以为能讨得大家的喜欢,就好了。完全错误的观念,所以比夫是这样的价值观的牺牲品。每个人物都好像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