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人总会关注文笔是不是够好,什么是好文笔?绝对不是优美、简洁那么简单,“精准的、富有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的文字”才能叫优美。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文笔呢?
近日读了舒明月老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收获了不少提炼文笔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颜色:别再写红黄蓝绿了
用鲜艳靓丽的色彩来描写事物,虽然达不到让文章整体升华的效果,但绝对也是亮眼的存在。不少大师都会用颜色来描摹事物。
比如鲁迅在《野草》里的一段: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
张爱玲也是造色高手,她自创了很多色彩,比如《金锁记》里的雪青、蟹壳青、竹根青等,下面这段文字更是闪耀着各种色彩,让人目不暇接: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约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
我们也可以在平时的写作中加入具体感的颜色词汇,现在很多流行色都用这种办法来命名,比如草木绿、烂番茄色、姨妈红,太空灰……
记得看《红楼梦》时,就被书中精致奢华的颜色所折服,丝绸罗缎的颜色是那样散发着古典美:雨过天青、秋香、松绿、霞影纱……
精美的颜色一定能造就别样的意境,所以好的文笔离不开颜色的雕琢。
比喻:让文字惊艳、有趣
但凡文采斐然的作家,都是善用比喻的人。好的比喻是妥当,本体与喻体有相通之处,要学会同感和联想。混搭同感的比喻更能出新出奇,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通通串联起来。张爱玲在此方面是天才级选手,且看她的比喻:
1.日光像个黄蜂在头上嗡嗡转,营营扰扰的,竟使人痒刺刺地出了汗。
2.一日午后好天气,两人同去附近马路上走走。爱玲穿一件桃红单旗袍,我说好看,她道: “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胡兰成《今生今世》)
3.屋顶花园里常常有孩子们溜冰,兴致高的时候,从早到晚在我们头上咕滋咕滋挫过来又挫过去,像瓷器的摩擦,又像睡熟的人在那里磨牙,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会掉下来。
4.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
还有一种比喻的办法,就是像段子手一样,抖机灵,钱钟书是这类型的,他的围城里好多抖机灵的段子,都成了经典:
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还有一类新奇的比喻,就是把物比成人。
比如老舍的《月牙儿》中有这么一句:
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
写景:把静景要写活
把静态的景写活了,就能把意境写得活灵活现,让人读完过目难忘。作者举了菲茨杰拉德的例子。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如何写草原:
草坪从海滩发足奔向大门,一路奔了有四百来米,跨过日晷、砖径和绚烂的花园,终于奔到房前,像是借助于奔跑的势头,一跃而成绿油油的常青藤继续向上。迎面,一排法式落地窗破绿壁而出,金光闪闪。
静如草坪居然能写出动如脱兔的感觉,读完之后那种画面感还依然停留在脑海。
还有一种特别夸张的写法,就是把微小琐碎之物都夸大到和宇宙时空链接起来,虽然浮夸,但是效果却很好,读者很吃这一套。郭敬明就很擅长这一种写法:
我们出生,成长,恋爱,结婚,生子,衰老,死去。是那样一个漫长而庞大的过程。云可以变成雨水冲刷山路,芦苇可以一直拔节倒插进天空,无数的树木可以拔地而起然,后重新倒下,甚至在这样的时光里会有一些星星幻灭在宇宙里,而宇宙是另外一个更加漫长而庞大的过程。
动词:动词活用得好就是创意
作者讲道,严歌苓的文章生动精彩,她的文章有明显的特点,就是动词的活用,还有作者阿城也是这方面的高手,动词活用能给人一种新鲜感的表达。这种写法也易于模仿,我们可以一起学起来。
严歌苓是如何将动词活用的呢?举例来看:
1.卡罗马上收回伸进她眼里的目光。
2.老式电话铃回声四溅。
3.洼断定香豆肌肤的感觉一定是这样的,感谢这书的,庸俗作者,他将它兑现成了词藻和句子。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创意,文笔的段位一下就不一样了。先从这四个方法入手,提升自己的文笔,形成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