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身为教头,林冲和洪教头咋就那么大的区别呢?
且看下面“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一段原文,一起来看看为人、做事的迥乎不同。
林冲慌忙躬身答道:“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姓林,名冲,为因恶了高太尉,寻事发下开封府,问罪断遣,刺配此沧州。闻得前面酒店里说,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因此特来相投。不期缘浅,不得相遇。”
请注意看这里林冲的“慌忙躬身”几个字,细微之处可见林冲做人的谦逊。
那官人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林冲连忙答礼。那官人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来。那庄客们看见,大开了庄门,柴进直请到厅前。两个叙礼罢,柴进说道:“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林冲答道:“微贱林冲,闻大人贵名,传播海宇,谁人不敬?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来此,得识尊颜,宿生万幸。”柴进再三谦让,林冲坐了客席;董超、薛霸也一带坐了。跟柴进的伴当,各自牵了马,去院后歇息,不在话下。
柴进便唤庄客,叫将酒来。不移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林冲起身谢道:“大官人,不必多赐,只此十分够了。”柴进道:“休如此说。难得教头到此,岂可轻慢。”庄客不敢违命,先捧出果盒酒来。柴进起身,一面手执三杯。林冲谢了柴进,饮酒罢,两个公人一同饮了。柴进说:“教头请里面少坐。”柴进随即解了弓袋箭壶,就请两个公人一同饮酒。
柴进呢?看这里:柴进“滚鞍下马,飞进前来”“再三谦让”,足见出身不凡的柴进为之人低调,待人之谦和。可以说柴进和林冲两位人物的精神尺码是比较相近的,还有点英雄惺惺相惜成分在其中。
还有双方的谦虚自称,柴进:“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林冲:“微贱林冲,闻大人贵名”“得识尊颜,宿生万幸”,即使是透过这些元末明初半文半白的语言,我们依然能够领略到两位英雄的胸襟、修养、气度之不凡。这些,其实跟一个人的身份、职业、收入等都未必挂钩的。
抛开柴进本身广招天下客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不说,也无怪乎柴进和林冲一见面就意气相投了,从柴进后面的好酒好肉好生款待,以及随后盘缠、冬季衣物奉送就可见一斑。
…………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
再看这洪教头的着装: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你一个堂堂教头,放在今天,怎么说也得是个某县乡再不济也得是个镇级别的武装部部长吧,怎么说也得穿得像那么回事吧,瞧瞧,这歪戴帽,这挺脯子,咋看着就这么像个瘪三、流氓、地痞无赖呢?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真不假。
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就坐了。
也许您会说这叫不拘小节,成!那咱接着看这洪教头天台上如何“展示”的?见到对方施礼之后却不曾还礼,“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这样的大喇喇的就一屁股坐下了?!哎吆喂,我也是真服了!你洪教头把柴进大官人的脸面往哪儿搁呀?!更何况你洪教头此时也仅仅是寄人篱下而已嘛。真拿自个儿当根葱了!
………
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
洪教头这该是有多大的自信乃至自负才敢这样的自以为是呀!林冲咱们都曾经见识过的,在“风雪山神庙”章节中手刃仇人陆谦时的“奸为贼!哪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一口剔骨尖刀,往心窝里指只一剜,七窍登时迸出血来……”一气呵成,不留情面,就知此人身怀绝技且深藏不露,此时此刻只是低调而已。瞧把个洪教头给倨傲得!怕是连整个柴进府都装不下你了!
………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棍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两个教头就明月地下交手,真个好看。………
后面较量结果如何,咱即使不看,也已经可以猜想得到了吧。
这做人和做事一样,都需一个“谦”字,言辞谦虚,自然可见心性低调,心性低调,自然待人接物谦恭,做人谦恭自然更易赢得周围人的敬重。
可惜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洪教头就是一个混不吝的主儿,他出来混江湖却不明白“深水不响,响水不深”的道理,头昂得比天还高,却是“腹中原来草莽”。
所以,单从为人处事上来看,上面的一番表演,孰高孰低,林冲和洪教头高下立判。
是谦恭还是倨傲,真的是能决定你在社会上走得稳不稳,走得远不远呀!
(只是,“官逼民反”的这部小说中,林冲真的是个悲情人物,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只因得罪了小人,唉,一声长叹呀!不过这已经不是这次咱要讨论的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