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法和灵感?来试试创意黏合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做设计的你是不是特别看中创意,总希望能够灵光一闪,能够想出一个特别的idea?

但是水野学先生说他其实从未“创造想法”,以后大概也不会去“创造想法”。他坚信比起创造新想法,在旧知识中的寻宝能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将意外的碎片进行组合,可以孕育出意想不到想法。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水野学是怎样运用“创意粘合剂”来完成各种工作的。

黏合剂一:沟通

即使再出色的想法,如果不能够传达,没有和人交往的能力,那么是做不好工作的,所以沟通是重要的黏合剂。

如何与人交往呢?首先必须要“遵守约定”,让对方安心的成果,可以信赖的把工作交给你。第二是“有礼貌”,是观察对方需要什么,在任何场合都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并认真扮演的礼仪。第三要保持“自主性”认真洞察对方的状况和想法。这三大要素都是建立在客观思考之上的。

用“51:49”的想法观察事物,49%是不确定的,各种无限可能的,敢于思考这49%,才能更够迸发意外的想法。

不要只用自己的头衔去思考,这点深有感触,不要执着于只做自己负责的事情,团队成员互相尊重,也能产生灵活的想法。

所有设计都是为了人,抱着这个态度去认真思考,这需要三个阶段:怀疑,对一切事物感兴趣;了解,让思考的步骤更进一步;传达,并得到反馈,才能使只是更正确,继续迸发新的想法。

一定要重视“人”的重要性,成为更好的人,来实现通过设计“让视界变得更美好”

黏合剂二: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切换

前面说需要保持客观性,要创造出范围更广、更有深度之物,要做到客观性和主观性自由切换。

首先顺利工作的秘诀在于保持客观性,锻炼自己心中的“客观性”,并且能够有意识的自由切换客观和主观,学会换位思考,时刻都用多视角来看问题。

接项目时也应拟定公正的计划,敢于质疑委托人提出的要求,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期”。作为专业人事的我们不要借口逃避,勇于去面对突破。

黏合剂三:怀揣“大义”进行工作

工作中总会想要提出些新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目标,就不要盲目开始行动。想要进行提案,首先要理解目的,关注“在目的地的人”,最后将“在目的地的人”更加具体化。明白这个核心理念,针对该收集怎样的想法碎片黏合,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工作中有大义,就能轻易发现何为必要之物。优秀的人会一直思考如何才能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一定要让自己怀揣大义,拥有志向。这样对于成功的定义也就不会仅局限于眼前,能够从多方面来看待成功了。

工作中履行义务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抛弃羞耻与虚荣,正视自己应做之事,把相关工作交给更有专业经验的人,这并不是在践踏我们的自尊。

了解设计的义务和使命,通过设计,将事物变得更好,而不是“看上去很好”。

黏合剂四:“知识+知识”的创新

很多时候并非是灵光一闪,而是终于发现。积累知识,将这些发现到的想法碎片拼接带来创新。

在收集想法碎片的时候,用视觉去思考,但要使用语言来收集,这样不会因为视觉化形象固定,语言还能够扩大主题的宽度。

收集主题想法碎片是需要慢慢堆积才能最终完成的,通过视觉方式所进行的想法储备可称为“瞬间闪现存款”,当你需要的时候,这份记忆便能够成为灵感。

比起创造,努力让对方理解显得更为重要;还有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也能够有新的发现。

无论何时都要保证工作的完成度。当工作变成“自己的工作”时,想法自然会涌现。

黏合剂五:研磨“洞察力”就能改变“切入点”

市场调研只是假说的辅证,不要太过相信,认真去构建自己的假说来进行实践。更重要的是多思考“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观察力就能够升级成为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

将厌倦心与探索新相结合,一直寻求有趣的事物,一定能够促使很多新发现的诞生。

将项目剧本化,将商品拟人化看待。

怀揣好奇心,通过与其他人的共鸣也能够找到切入点,这就需要我们饱含感情的面对一切。

黏合剂六:提高输入质量

知识的结合能够带来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储备大量的知识。怀揣着好奇心,日常的杂志和电视也是“信息的源头”。

为了与不合拍的人交流,势必要寻找话题,这样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自己专业性。

读书,读各类书。旅行,融合信息和经验。

失去“擅长之事”时也正是成长的良机。

黏合剂七:识别时代发出的“滋滋声”

抓住时代的精髓就是要时常更新自己。

创造事实标准:力量强推、快速流行、经典标准时代性。

保持畅销,要一直保持增加1/3的新用户,整体用户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最后,坚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因素。提升自身的“想法黏合剂”的最有效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将“想黏合之物”坚持黏合下去。


那么这些创意黏合剂你都GET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