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花开的声音》第十七次《你到底要什么》

从小父母常教导我们:不要哭,不要见什么要什么,不要不听话,不要顶嘴,不要让父母生气,不要……慢慢地我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尽力去顺从父母、长辈的意愿。再慢慢地,我们没有了自己的主意,失去了自我。

7、8岁,正是一个女孩刚刚爱美的年龄,记得商店里进了一些发夹,其中一个粉红色蝴蝶形的,还闪着银色的点点。我爱的不行,回家吵嚷着要买。妈妈非常不高兴,说:你要是好好地说就去买了,就你这样又哭又闹就不给买!我呆在那里不知所措,一个小孩子只是顺应了自己的天性去表达,却遭到严厉的拒绝。突然不知道自己怎样去做才是对的!(在这里,我没有责备妈妈的意思,她有她的局限和认知偏差)

再后来,我在商店里又看到一个铁皮的小喇叭,红色的身子,上面洒了些绿点点。我接连几天蹲在橱窗在去看,想象把它拿在手里的感觉,吹响它又会是什么声音。但我却不会再去和妈妈去要了。

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我常常表现的很被动。明明想和那个同学一块玩,却等着人家来邀请。自己的作文写的好,没有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赏就觉得没有意义。尤其在夫妻关系中,常常抱怨对方没有猜中自己的心理。自己很生气,人家莫名其妙!

学习永远是进步的开始!2017,我要转变思想,正向地表达自己。我积极主动地和身边的同事、朋友处好关系。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我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也尊重别人的想法。我会温和而坚定地和爱人、孩子去交流思想,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自己心里所想的。当能量不再内耗的时候,相信所有的关系会越来越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