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纲

       西方音乐是一部散而有序,乐以表情的历史。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

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该时期的音乐情绪含蓄而感伤,情绪的克制成分较多

2. 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漫长的1000年,是西方最重要的神权时代,所有的音乐都与宗教结合在一起,成为礼仪的重要部分。音乐分为圣乐与俗乐,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格里高利圣咏(单声部),这类圣咏情感肃穆,排斥激情;另一种是奥尔加农圣咏(多声部),由单声线条演变而来。因为多重声线的加入,乐曲的表情也丰富了许多。但终究因为人声音域的局限,在表现力上显得不足。

3.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这时候的神权时代开始瓦解,人们开始想要复兴古希腊艺术精神,但其实际上弘扬的是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这时候的音乐主要有两大趋势:

一、多声部音乐继续发展,成为主流音乐形态,有更多世俗的激情,情感表达也越加的鲜明。

二、乐器的选择也由单单的管风琴乐器不断的扩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声表现力不足的缺陷。

4. 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主要是歌剧形式,最集中反映在晚期三杰:意大利的维瓦尔第,德国的亨德尔和巴赫。特别是巴赫总结了那个时期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将声乐音乐和器乐音乐完美结合起来,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神权过渡到君权,这时候的音乐强调清晰的主旋律。

5. 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时期,交响乐、协奏曲已经成熟了,这些都在过去的基础上,丰富了西方音乐的表情方式。这时候的音乐主题是“克制的激情”

6. 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这个时期除了交响曲等古典体裁继续发展,还出现了艺术歌曲、交响诗、标题音乐等音乐体裁,在情绪的表达上也允许激情的奔放,这是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重要区别

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打开了从浪漫主义向20世纪音乐风格转型的大门,这个时期的音乐表情更加的多元化。主要有五大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电影音乐和电子音乐

      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散而有序是其首要的关键词。散是指音乐地活动中心的移动变化。有序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活动范围在罗马,中世纪时音乐活动中心主要是法国,文艺复兴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是德奥,古典主义时期集中在奥地利维也纳,浪漫主义时期席卷整个欧洲,1945年前主要在维也纳、巴黎和伦敦,之后又转移到纽约。这些地域的散点移动在时间上又存在明显的连续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绿皮,动车,高铁 一次次赶不上的火车 回家,离家,出去游荡 匆匆飞过的车窗外的风景 如错过火车那刻的懊恼烦躁 如车...
    山长说阅读 994评论 0 0
  • 两小时了,一开始刷朋友圈就没有了两小时,内的心焦虑一点没有缓解。而是更焦虑了。刚才独处的两小时发现,只想不做焦虑倍...
    茗香如故阅读 1,196评论 0 0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韫一家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格言: “What I hear I forget,what I ...
    赵知韫阅读 5,24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