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之前在食堂里第一次吃晚餐,萝卜闷牛腩和生炒菜心。也是一个人。但是我一边拿着手机跟另一头的朋友聊天便也觉得这时候有些生趣。然后我是6:50多才开始上车到家,到家之后又吃了三块吐司。吃完之后觉得自己做的挺不对的。又在想这是又是一件自己明明知道不应该做却还是会做的事情,因为真的很想去试一试那个吐司的味道。顶着会胖两斤的风险。所以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说的,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吧。
我想这是我可能所处的一个最好的时期,自由轻松有足够用的设备(其实要说的真的很真切的话设备总是觉得缺少一些,比如说手绘板iPadiWatch。就像有些女孩子,总觉得衣柜里缺几件衣服)。想折腾通宵也可以,想很早起也可以想要突发奇想的出去闲逛跑步都可以,没人阻拦你。
但是吧,总觉得我需要一种特别死板,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规定,我全部达成了,我才会很有成就感,其他的时间缺少一定的成就感。我把要做的目标全部列在备忘录里,一个个的打钩,确认。
我像是一个真正的分裂型的双子座,我不想成为突兀的任何一个不想做突兀的任何一件事情,以至于我不想甚至于不敢去做很多事。但是时常我又像很兴奋的打了鸡血,为自己的一些突兀的行为感到高兴,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些小创意。我觉得六点多起起来写晨间日记,是一件很突兀很作的事情。以至于我有时候会丧失去做的激情。虽然我有很多理由去做它。我有时候讨厌我身边的很多东西,我觉得我不应该太过于多愁善感,我曾经想过我不会是多愁善感的人的,但是却对很多东西都有抵触抗拒厌烦的心态。我找到了一个理由,可能是由于这个世界太过于忽视细节,而细节正是容纳了很多无常的东西。我很讨厌人们说的时候不是十分细致的,注意自己的言辞和遣词造句可能会有歧义的意思。我很讨厌那些不将自己要交托的事情全然细节都说清楚的人。我时常想在朋友圈里发表这些令人恼怒的,恶心的自以为是的傻叉。但是我觉得好像很少人会和我有共鸣,所以我关闭了朋友圈,说实话,对我的朋友圈挺失望的,有一段时间,我的期望一直都是“只希望人们好好说话,对人云亦云的观点更小心谨慎”我希望人们能够表现的让我受益一些,有脑子一些,而不是我要耗费自己的情绪,和他们交往之后,只得到了一些无意义的东西?这是我拧巴,直白,明了而又欢脱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原因
如果你依照电视剧里那种才叫有意义的来判断生活和事情的话,那我的生活在你眼中能就是没有意义的,我所做的很多在你眼中都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人所做的也都是没有意义的。
(下面部分是我此刻的12月11日晚上9:50的情绪感受——情绪日记:真可怕,我想我很害怕的,一样东西就是孤独吧,害怕没有人跟我姐们害怕亲近了,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消失,可能当时那一刻都不会有人关心到我。。可是我现在却只能去品味这种孤独,没有人给我解闷。所谓的朋友感受不到很好的情绪交流感觉。。或许这叫做一种,高处不胜寒。我除了能用世上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难为自己还有什么呢?我其实真的很怕自己又回到高中那段时期,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太费脑子的东西,这是我的心声,我只想要快快乐乐,简单的很自我欢乐的活着但是很多很费脑的东西,却有各种条条框框,要求我们不断的去进步,要不然就会被挨打,就像我高二的时候,那段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做什么都做不太进去,而也不是特别好,那段时间。我也是非常的不适应这种存在形式和环境和世事突发的变化。可能到现在都是吧,我很怀念小时候那种真心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感觉和状态。有很多事情我都喜欢做。是的,我的爱好很广泛,但是我不想说,被拘束在某一个地方。我时常有种意象,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被按部就班的去控制,让人疲乏和痛苦,他有时候就像一场冒险,可能是不期而遇的,会遇到新的转折和惊喜,或者是一些坎坷。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应该充满了自己的喜悦去面对。哦我现在在哪消失的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去换一份安定,去不断的鞭策自己,不要被世界改变。
情绪日记这个东西,其实我好像以前也接受过吧,那不就是在我高二的时候吗?在最孤独,自我效能感低下,觉得自己最垃圾的一个时候,每天拿着个小本本记得自己遇到了什么事,触发了什么感想还特别文艺特别特别可笑,天真的觉得自己真是有才。后来也一度觉得那篇日记真是恶魔的存在。因为一看到他就记起那段孤独。孤独无能又自大可笑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