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day75
今年是我工作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120斤的我,套着城隍庙买来大了两号的西服,在一家地产公司旗下的家居商场前台轮岗做收银。每天无非是刷卡收钱,下班结算。在智能手机开没普遍的代年,下班后坐在公交车上,漫无目的的望着窗外,那时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早点告别收银台,回到财务室做会计。
十年后我换到一家外企做内部审计,除了定期出差的审计项目,也需要跟各部门对接去做SOX测试,探讨失效控制点,不定期的跟进审计整改。得益于长期的锻炼与自律,回落到90斤的我,喜欢套着一身XS衣服,轻盈有力的穿梭于各楼层。
工作之余,喜欢规律有章法的健身,也爱瑜伽私教一对一的时光。不断摄取各类知识,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职场的路拓宽,一专多能,成为至少在两个领域可以打80分的人。
如果人生是一部剧,我们是自己的看客,也努力成为自己的导演。
我的第一份工作应验了来之不易四个大字。眼高手低地蹉跎折腾到大四下学期临近毕业,终于迎来第一个东家,一家港资注册的房地产公司。或许对同批进来的其他大学生,这只是他们众多选择之一。而于我,无异于救命稻草。或许正因为前期的波折,我对这份工作无比珍惜,而这一待,就是七年。
尽管老东家与大学中理想公司设定的标准之几乎零重合,或许七年时间也经历了各类的波折与历练,但这七年却让我为之心甘情愿,收获了成长,友谊与?
首先,遇见对的上司
职场的第一个七年,有幸认识到对自己影响意义深远的两位女上司。专业,客观,公正有担当;一位格调超凡脱俗到可以舍己为公,另一位灵活务实,擅于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最好的环境,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跟他们的相处,亦师亦友。严格时会黑着脸批评你为什么写报告乱用标点,发现的问题毫无价值;闲暇相处时又无话不谈,哈哈大笑。
站在工作十年的节点上,我也换到了一家跨国公司就职,开始理解为什么第一份工作跟对人比找对公司更重要。
这就好比有心学烹饪,大公司会给你提供一套智能化的厨具设备,按规操作,出品的菜品质不会存在太大偏差。而对的上司则是一位厨艺大师,她会教会你如何仅凭借一口锅一副铲,去炒出一盘好菜,同时坚守自己的底线(比如不放瘦肉精,增添甜味剂)
其次,努力走出舒适区
满足于当下不满足于未来。
做人要知足,是我一贯的生活理念。它可以让人不去计较短期的得失,或陷入毫无意义地攀比。但与之对应的,无论什么阶段,人都应该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或许是源自我内心坚定的危机意识。
尽管公司的老板厚道,上司也给力,而部门同事相处融洽。但发展前景不明朗,自己也并没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选择的路越来越窄。
这些忧患一直萦绕着我,所以在别人热衷家长里短时,我选择看书备考;在大家边抱怨长胖边美滋滋喝奶茶时, 我默默地按自己的节奏锻炼;很多人会苦恼工作生活的细节,而我一直发愁怎么去拓宽自己未来的路。
七年,我将体重从120斤回落到90斤,体能也优于同龄人;考了两份专业证书,在学英语的路上,认识了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或许所有的这些努力,终于让我遇见了现在的东家
什么样的公司是一家好公司?知名度高,规模大,人性化的福利保障,轻松领高薪?至少在认识了现在的东家之前,我是这么认为。但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改观。
首先 好的公司遇见更好的自己
或许有人问,你人生第一个七年不也是变好了么?但这两种好的风格不一样。
还是以炒菜为力,前七年具备了炒菜的能力,厨子的操守。而新东家则要用它的规矩告诉你,菜要怎么做,需要怎样端上台面。
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你可以理解为口无遮拦灵魂不羁爱自由的土八路加入了条条框框的正规军,原先的优势发挥不了,各类尝试不断碰壁。从否定他人到怀疑自己,一度困难到出差回酒店大哭,下班回家大哭,开车路上大哭。厌倦上班,忐忑新环境,为什么事情不能按自己的预想发展。
但时间总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一切,项目做多了,默契与信任逐步建立。遇到的外在压力大,内里也开始团结。
我不再总是 以自己为轴心去揣摩他人,转而开始思考别人说话背后的思维模式。
不再控制不知情绪,由机关枪式的倾诉变为多方位聆听
不再吐槽无意义人和事,也不去纠结于目标无关的琐碎,退了所有的聊天群,专心工作与学习
或许完成转变只要一瞬间,但转变的整个过程却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其次,好的公司能让你有更宽广的视野。
一方面是认人,到了新东家后,才发现真正厉害的人是什么样,一言以蔽之-切换自如。
他可以在专业探讨时条理清晰,思维敏捷,旁征博引,应对迅速;
又能够在调动气氛时灵活幽默,平易近人,让人捧腹;需要捧场时毫无违和,发自内心;
建立威严时严肃认真,不明觉厉。
能够站在高度去看全局,也会不动声色把控细节
虽然老板们基本也都是80后,但总感觉跟他们的距离差了20年
另一方面是识物,曾经四大在我心中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象征着专业,公正,效率与气场。
进入新东家后,每年内控测试与支出审计,都免不了与KP,EY的人打交道,加上或有耳闻的年报审计。熟悉之后,心中的偶像也从神坛中跌落。
倒并非因为他们本身的素养或其他,而是逐步认识到,单纯羡慕公司的知名度并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想获得尊重,先在本领域做到让自己满意,令他人服气。再考虑将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一步步将路拓宽。
第三,找清方向
前七年我对自己的规划有些迷茫,内心知道不会在一家私企待很久,但却不清楚合肥这样的环境里,能够跳到什么样的单位,或者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跳槽。
新东家是跨国公司,或许大的平台本身不一定能给你更多的机会,但他一定可以让你看到同等条件下其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且,给了你一个争取这样机会的身份。我想,这才是大公司品牌效应的体验之一。
相比十年前的迷茫,我更清楚现在的努力方向,也明白这是一条很孤独但又充实的路。
孤独是因为奋斗过程中所有滋味只能自己体会到,而充实是因为始终在为梦想而奋斗
工作十年,我依旧保持着早起,读英语,健身,看书,爱旅游的习惯,相比十年前,又多了三条,告别群聊,坚持写效率手册并通过住酒店来节约时间
总述:
真正的学习,是离开学校以后。
我时常会感激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它让我时刻有种危机意识,而不断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学习与锻炼不能走捷径,只能赢在日复一日的坚持;
因为履历一般,所以不能任性的跳槽,只有踏踏实实工作,学习总结规律;
因为相貌平平,所以不能恃美而骄,只能多读书与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人格魅力。
即便是放到时间的长河里,十年也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恰恰相反,它是一座里程碑,一个地标。
十年前当我在商场柜台收银,拿着尺子跟商户去丈量出租面积的时候,或许想不到自己十年后会有一天在制造行业做审计,同时用两种语言开会讨论问题,编写报告;与国外同事一同做项目,应对三个国家的老板。
而同样的,十年后的自己,也无法想象为什么十年前自己可以如此挥霍时间,饮食百无禁忌,穿衣毫不讲究;脾气暴躁鲁莽;
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勇敢的人,是在认识了生活的所有面后,还能义无反顾地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