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先生的创作横跨建筑、室内、家具以及产品设计,是日本少见跨领域的设计大师。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近代扑面而来的西方教育体系和美学理论,早已抑制了我们内心对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认知。而黑川先生则运用了“日本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的警语,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重新审视自我内心、开启审美意识的门扉。
什么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哲学吗?是思想吗?仿佛都不是。审美意识仿佛好的心情,或者让人心灵震撼之类的体验,难以言表。黑川雅之的这本书,是他对日本审美意识的一个系统性整理和叙述。
他在卷首语中说道,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明治维新之后,西学东渐,日本审美意识的考量许多都是已经被西方的思想和世界观所替代。他有一次回到少年时代的故乡民居,发现日本传统空间潜藏了延展到现代的美感。所以他开始了追寻自身基因的旅程,重新整理和发现属于日本的审美意识。
下面我们就进入他所谓的日本文化里以八个审美意识:
微、并 、气、间、秘、素、假、破
现在能够与这个人交流的瞬间,不会再来。所以要珍惜眼前的这个时间。 这个理念的精髓是:眼前,这个瞬间,与这个人的关系,就是值得珍惜的一切。
细节中包含了一切的理念,不仅是与时间、与人的关联,也深深地根植于建筑、庭院设计、每一个人、乃至整个世界中,构成了日本的思想的基石。日本的房屋并不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而是用来缓和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可以说房屋是心境的港湾。
不是路的文化,而是家的文化。室内的空间才是主角。日本人仅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羞耻意识,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法律、规矩都不需要了。珍惜眼前的瞬间,因在意他人的感受而相互体谅的日本人。将想法融入空间的细节,由细节的集合体构成的环境是日本的理念。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意别人的感受,才能相互共鸣而形成一个群体。
要做到细微的人、物、地点等个体中包含整体,也意味着从一开始在所有细节当中已经考虑到了整体。这些细节不但是整体的一部分,也会有各自的独立性,却又能很好的考虑到与整体和社会之间的必要关联。把并列的,没有上下级聚合起来而产生。
日本人在意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舒适关系,只是不愿意去按照唯一神论的价值观,信仰和哲学来判断善恶而已。因为喜欢那个人,所以要懂得珍惜。不依托于所谓人类的博爱、上帝、哲学之类,而是重视自己的身体感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树型架构的组织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当有明确的目标的比较容易实现。与树型结构不同,网型结构更适合需要创意的组织。当今时代需要快速的反应,平面化的组织和并列的网型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单个的脑细胞是散开的,处于非连续性的浮游状态,而大脑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每一次脑细胞神经元突触之间的伸手相连。较之准确地接受外界信息,大脑一定是更喜欢有利于创意的信息活动。
所谓创作,更多的是“打破条条框框、跳出既有束缚”的概念,而不是“制作”。日本的审美意识本身,也可以说较之大脑的理性,更接近于动物的全身感性把。“气”是人或物与宇宙之间的一体感。
气也像一个人所带动的余韵,对于这个人来说,更像是一片看不见的领地。日本文化来自中国的太多。可惜,长安不在,奈良依旧。
先有一个小小的音符,才能看到音符与音符之间的“间”奏。曾经的整体因为偶然的因素被分开成两个,就容易产生一种彼此希望能够回到从前的能量,从而相互吸引,相互召唤。“间”的概念在绘画中以余白的形式表现,在音乐中以余音的方式存在,无论哪一种都是没有实体的、无形的东西。虽然不存在,却如同就在那里一般,让你每时每刻都能够感知到。在佛教中,无与空是一种丰饶。
黑川雅之在解释“间”时说:曾经的整体因为偶然的因素被分开成两个,就容易产生一种彼此希望能够回到从前的能量,从而相互吸引,相互召唤。而这双重手表就是这样,拥有2个表盘,在一起却一点都不突兀的设计。
在制造光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子。“无”也是一种追求,是“应有的东西——有”的欲望本身。因为“无”,观赏者容易被不安与欲望所驱使,仿佛引导着开始描绘属于他自己内心的图画。日本人制造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试图打造出由物件所生成的“空间”。
不是表现全部,而是通过部分的隐秘来驱动对方的创想力。作者和读者其实是通过共同创作而连接到一起。隐藏起来而激发对方的创造力,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读内同,相反是在期待着读者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创造力来加以独立的解读。日本人认为人与人不应该是对立的,在对方的心中有着与自己的相同的部分存在。大凡莫名的,往往就是一种绝美无比的感觉。艺术需要的是自己在欣赏时的感知。
《松林图》这种看似作者并未表现出某种主张,是用谦退一步的形式,让对方走进自己的世界。“秘”因为作者期待观众自己去发挥想象力,并形成独到见解的缘故
《阴翳礼赞》,“金色的屏风会捕捉到远处的光线,反射出静谧的苍茫金翳”,说明了能够将阴翳演绎得的如此华丽动人的介质,就是幽暗中的微光。
“素”,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本色最美”绝非“本色不变”。 “素”强调的是,人类不是过分自负于自己的才能,面对自然应保持谦卑的心态。
造型只是为了将素材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配角。日本人简洁的造型背后,是对材质的追求,对素材的重视,否定的是可以的设计制作,注重的是如何将人为的技术“无痕”地表现出来。
制作东西时将制作量控制到最少,本着尽可能不添加人工制作痕迹的态度来做,这是实现原创造型的基本思路。完成原创的设计不是去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探求物体的深层的原型真谛。
不去抗拒,顺势而为的美,这就是“假”的含义,也有“借”的意思。人生的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临时借以存在的躯体而已。
这种开放感就是临时的,“家”的空间,你甚至无法清晰地区别室内与户外的边界线在哪里?在任何的室内空间里,只要是铺上被褥就成了卧室,摆放好坐垫就是一间客厅。较之建筑,人进入的是“一个巨大的家具床”,才是对日本房屋比较体贴的一种解释。
这种审美意识的主基调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他不会产生固化的城市概念,不会产生建筑的概念,甚至也不会形成家具的概念。它打造的,是产生不息的生命流转的环境。
陶艺是由窑中的烈焰方向流转回转而偶尔生成的美,设计则是预定的协调和计划的美。与流政之先生闭着眼睛用铁锤完成了最后的神来之笔,乐吉左卫门先生也是放弃了创作的计划性,将作品的最后完工阶段交给了火焰和偶然性。当我们最终放弃计划、创作等人为的意志,将一切托付给自然规律的偶然性,就是宇宙成为自己朋友的一刻了。
诸如对地球引力的反抗,对习惯和即成观念的否定等,日本审美审美意识中看似乐天的思想,实际上孕育着令人害怕的不安及破坏性的元素。
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早已成为定论。“微、并、气、间、秘、素、假、破”的审美价值观,应该是我们东方人原始情感被推演、转化为智慧意识的美学总结,而这也是儒、释、道所推崇的人生哲理。而黑川雅之不仅是一位纯粹通晓自己国家审美设计的日本人,也是一位熟晓传统东方文化的大师。
转载
GOMEOS用户体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