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风间雨下江南 (清明家庭游五城)

青山秀水,诗歌如画,

梦里几度回江南。

默然回首,自99年来蓉求学,已十余年不曾在春天返家,以致于真的只有在记忆中搜寻烟花三月的水乡,以及久难如愿的淡淡惆怅。


如今得偿所愿,且是一家六口同游,幸福哉。

只是七天里走过南京、溧水、杭州、绍兴、上海五座城市,累得够呛,又逢冷暖交替,待回来时个个都蔫了。


古人自北而南曰“下江南”,成都与南京虽大约在一个纬度区,但君住长江头,亦可溯游而下,铁龙取代了画舫。

随行且记,这次不想说如何游玩,而欲管中窥豹,跟随城市的脉动,倾听身边的凡事。


关于城市的话题之一:个性。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全球化;

全球化又无可置疑地侵吞由同一化建筑构成的城市的“个性”。东南西北的土地上,无一例外,就如国人何时让西装为“正装”——理所当然起来。

仿佛悖论,确是眼见的事实。

所幸我们这一代,尚能见到些未被拆完的“个性”——来自于传统——如南京的六朝古迹、杭州的西湖风月,以及上海的殖民痕迹。

与它们相比,成都偏居一隅,几代蜀汉王国留给我们的记忆,已少到那些许“景点”,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混凝土建筑。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发崭新,又渐失个性。


关于城市的话题之二:空气。

曾几何时,我们不知晓PM2.5;

曾几何时,我们不担心盘中餐;

曾几何时,我们不太关注身边的种种变化。

如今,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十年前,我可以满怀骄傲地告诉朋友,成都多么宜居;

十年后,举目灰霾的天际,俯首堆絮的地板,我无言以对。

十年前,首次来蓉的父母对比了两地的空气,说:南京要好得多;

十年后,走在六朝古都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我嗅到是和成都毫无二致的建筑粉尘。

十年前,我开始迷上经典创世的《生化危机

》游戏;

十年后,“禽流感”伴随我们的旅行所到的每一座城市!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发繁荣,却渐无安全。


关于城市的话题之三:生活成本。

上海房价有多高?看看一室0厅0卫82万;

上海房价有多虚?看看黄埔江边汤臣豪宅黑黢黢;

城市房价有多凶?看看郊县农民不种田来等拆迁;

城市房价有多坏?看看百姓拆迁补偿款夜夜赌桌见。

关于房价的话题,只有给予省略号;

对于旅行者来说,再次感受到的是,都市生活成本中房事之重

——刚好有个调查:除去买房,北京1万元约等于成都8000元。

我们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五花八门的吃穿应有尽有,价格公道:

其一,供应大,选择多,价格自然下来;

其二,再繁华的地段,也有社会最底层人民的身影;

因而对于一座都市,需求层次多,就自然而然拥有适应不同收入阶层的产品服务。

——你可以说这源自人类社会形成之初的分工。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发热闹,可渐显沉重。


关于城市的话题之四:交通。

没去过香港之前,不知道城市公共交通可以那样发达;

没去过南京之前,不知道竟然还有地方会比成都更难打的;

没去过绍兴之前,不知道乌篷船可以在那么黢黑的河中徜徉;

没去过杭州之前,不知道一座旅游名城的公交车能比北海的更烂;

现在都知道了,杭州的公交不仅陈旧,还收车早、站距长;

以前就知道了,江南各市间的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缩短时空。

原来“一分为二”对于前刘部长和他的铁道部也是适用的。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发便利,但渐变拥堵。


西湖泛舟之船夫说。

船夫丁师傅,年四十余,黝黑结实,风趣爽朗。

来回一小时,价二百元,笑声连连,赏景怡情。

来自富春江畔的丁师傅,从事古老营生多年,载过各色人等,耳闻目睹无数逸事:

如昔年老大与“三英”湖畔小住;如老板开船即让师傅只管摇橹别回头,那定是带来小三了;如同学相聚手牵手,就恨当年没下手;如夫妻对坐如树桩,老少搭配主动靠……

——是有点俗,但西湖未必都是阳春白雪。

其实,打动我的是,船夫由万花筒看到的世间至理,让我想起不久前读到的哈佛博士与渔夫的故事,异曲同工:博士看渔夫如此辛苦,告诉他应该如何经营,渔夫问做了那些赚了大钱又如何,博士答为了能睡到自然醒,渔夫说:我现在就是这样子的啊!!!

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师傅每天下班进家门,都要道一声:老婆,我回来啦!

生活就是如此,西湖上,歌声里。


绍兴:水与文的完美结合。

四月四日,旅行进入第六天,一大早从杭州坐火车,疲惫。

下午一点之前,参观玩鲁迅故里,小城里无处可去,于是妻说推荐绍兴的惊霄就是个“托”:)

20分钟后,依照惊霄电话指示,我们找到了“小桥流水”,于是妻连声赞美绍兴真是不虚此行:)

其实候选最初是西塘,又害怕小长假的古镇摩肩接踵。

好在绍兴没有,走过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堂,缅怀了先生;

浮光掠影中等到了惊霄和百百,在老巷小河边玩起了乌龟赛跑的桌游。

——之前还隐约不确实,自真见了善良可人的百百姑娘,对挚友之婚恋再无挂嘱。


大自然的和谐并未被“现代化”全然污染。

生命的力量顽强地展现它的活力。

看着乌龟和野鸭悠闲地共享池塘,看着小松鼠就在人行道树边旁若无人地晃荡,岳父不由感慨一声:真是和谐社会啊!

只是,目睹不少游人在百草园稀疏的油菜花田里拍照时,不禁想起来若干科幻电影中的末日后绿色的稀罕。


川菜风靡全国,淮扬菜自有特色;在此只说五种小吃。

妻是有名的吃货,我是无名的吃货;两个吃货,一路吃向东。

第一,南京品香店的鸡汁汤包瞬间秒杀了我们!无意间撞进莫愁湖畔这家,人爆满,香飘遍,一口咬下浓汁四溅!独特的甜酸味道,无法形容,感觉简直不摆了!

第二,南京七家湾的牛肉锅贴,下江南必吃美味,让嗜牛肉如命的我魂牵梦绕!锅贴香脆适宜,蘸醋入味,想着就口涎长流、食指大动啊!

第三,南京鸭血粉丝汤。太有名了,但还是要去品香店吃,因为如果做不好容易腥味。

第四,嘉兴粽子。去杭州路上可以买到,豆沙味的绵软不腻,确实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

第五,糯米糖藕、藕圆子。藕的这种做法也只有在江南,让岳父母和妻都赞不绝口。

特别推荐:炒芦蒿。似乎四川只在西昌有,妻每餐必吃的素菜。

少时记忆:炒米、饭团。前者伴随着“嘭”一声的美好回忆,后者是南京昔年最常见的早点,这次在街头偶遇,一阵惊喜。


旅途到最后,不是我送别你,就是你送别他。

相见时,是乡情;送别时,有离愁。

旅行前严重鼻炎就发作,到溧水那晚,表哥们在大排档(约等于成都的冷啖杯)苦候,于是烧烤加啤酒。

以致于晚上鼻塞无法入眠。

躯体的痛抵挡不住浓浓亲情带给我的喜悦。

选择了留蓉工作、结婚定居,就意味这样的相逢多么珍贵。


绍兴解放大道上,很少合照的两个好友,被妻“强迫”留影,响应基情四射的时代背景:)

之后,上公交,挥手向惊霄和百百告别。

再过半小时,在绍兴站,爸妈送我们踏上去上海的动车。

他们独自回溧水。


我们生活的城市,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是我们的家园。


2013年4月14日

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伸出右腿 我想我可以把他绊倒 把他留下 岂料他如同猛水狂流 我也顺流而下 接受他的无情吧 无可奈何
    怪兽在这儿阅读 144评论 0 0
  • 小宝: 自打有了你这个小生命(妈妈指的是怀上你),你爸爸总会和我讨论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的问题。 基本上,你爸爸趋向...
    稻子未熟阅读 261评论 0 3
  • 列车急驰奔向年关 玄月偏南灌入枯井 乡下夜清凉 还有山,岁岁静默 二叔你坟头的酒 已蘸满月色,别心急饮尽 想拉扯家...
    封城雪阅读 148评论 0 2
  • (摄影师:李勇)
    春雨心理321阅读 252评论 2 3
  • 写作就像读书时写作文,没有读书很多年了,都没认真写过像样的文章,现在对我来说要写好一篇作文有点难。感觉自己表达能力...
    思羽11阅读 1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