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悦读一本书》--《复盘》第一周第一次作业

图片发自简书App


【 I 】


工作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结束?

完成以下2个步骤:1、前期风险预判. 2、工作结束后的复盘.

完成这两步才能说是完成了整个工作,有始有终。


复盘是什么?

复盘是个推演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平面进行,它是个立体的模型。通过一个事件这个点,围绕这件事情来进行分析,找出结果背后形成原因的原因。

复盘 = 回顾 + 反思 + 探究 + 提升

001 回顾

还原事件过程

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这个过程中如何做的?与预期计划有何出入?是否有意外收获?

002 反思

到出原因

过程中自己做的时候计划不同的原因?结果与预期偏差的原因?意外收获的原因?

003 探究

分析原因产生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行动有偏差?为什么与预期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有意外收获?

004 提升

下次再遇到如何改。

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保持优点 / 改进不足。


复盘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某件事情,它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为,而是针对与这种行为类似的所有事件。当我们下次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可以立刻从“坑”中“爬出来”。


【 A 1 】

『回顾』

目标:准时参加昨晚的开营跟全程,收获同步出来。

结果:准时参加,没有跟全程,收获没有出来。

行动

1.设置闹钟所以准时参加,.

2.本子和笔同时写感想.

3.整合大家的自我介绍.

4.开营不到三分之一被朋友叫出去处理事情.

5.回来已经到了第四个流程 答疑部分.

6.觉得快结束了 也没有继续听了.

出入

1.整合自我介绍并不是计划中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2.朋友找我帮忙也是随机事件,其实事情只聊几句很多事闲谈.

3.回来看到行程过半直接推到明天.

4.想到自己身上还有其它事,“完美”给自己找个借口.

5.发现自己落下进度并没在意赶紧补上,还有在群里闲聊.

意外收获

1.加了一位株洲的好友.


『反思』

1.没有分清主次。开营在那一刻是重要紧急的事情,而整合自我介绍重要并不紧急。

2.对开营态度上没有重视,导致后来朋友交就出去而且还闲聊。

3.一件事耽误件件耽误。开营都没听完哪里来了的同步出感想。


『探究』

1.开营10分钟我还在石墨调整自我介绍的格式。自己有点强迫症,事情搞到一半搞了不舒服,所以从这里开始就已经落下了。

2.开营是拆书帮介绍,自认为已经了解了,觉得听不听无所谓。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并不能熟练运用。再听一遍可以加深RIA拆书法的理解,同时跟上逻辑。

3.自己并没有在开营这个环境中所以当朋友叫我出去时立马就走了,其实可以明天聊的。当时觉得反正落下这么多要明天补听多一点少一点都没事。

4.之前落下的进度其实是可以补上的,最后拖延证犯了。不想接受没有达成自己目标这个事实。

5.意外收获是因为自己开始“冒泡”,主动刷存在感,主动介绍自己把自己推出去。至少有在行动。


『 提升 』

1.事情既然分了主次就要按照要求走,哪怕手上的事情没有做完也要停下来做紧急的事。

2.计划是好的,但会被一点点事就打扰,执行时注意力不强。

3.告别本能,我们大脑会主动选择轻松的事。比如聊天比同步写感想轻松。

4.随机事件的发生也要灵活机动处理,保证顺利完成目标为大前提。

5.拖延症又开始逃避面对真实结果。还是要给自己一个时间节点、或者换个安静点的环境。

6.主动的表达自己,虽然不习惯。走出舒适区从一点点小行动开始,慢慢就会好。昨晚有人加好友就是最好的反馈。


【 A2 】

1 仪式感.每天从一天的生活中找到一件事进行复盘,做到给自己+2分。

(一定分数最后给自己奖励.)


【疑问】

讲自己A1时需要把探究部分讲出来嘛?

A2与提升的分界线是什么?(是不是A2就等于提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