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读后感

  从字面来看“匠”,大概就是长时间高频率的重复单一的工作,并以此为生,比如泥瓦匠,粉刷匠,银匠,铁匠。如果上升到“匠人”,那就要再添加新的词汇定义了。“匠人”大概是长时间高频率很愉快的从事一项手艺,并有生之年很愉快的只靠这一手艺活,因为路径很窄,把所有能量往一个地方灌,把手艺的艺术成分推高到极致的人们~

    闲白一会,赶紧来不成熟的发表一下《匠人精神》读后感

这书大概讲的日本有一叫秋山的木匠,手艺了得,秋山木匠是个很有想法有远见的老爷子,他想我这么好的手艺不能失传了啊,得开创一个品牌把手艺保质保量的传承下去,保质保量还不行,万一厉害的徒弟起了歪心思呢?得从做人开始培养,那只能从小教了,然后老爷子开始一门心思培养“秋山牌”匠人,从而开始先立规矩

先立企业文化,秋山家的企业文化是“培养出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家具匠人”,定位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然后再立个大纲吧,我们秋山家门槛也不算高,为了甄选人才保证成才率我们的十大原则就要严苛一些了,帮大家养成一身受用的好习惯。首先要你心无旁骛,静下心来,再养成各种好习惯,要孝顺,要认真吃饭,要勤奋,要牢记“匠人三十条”。

企业文化和大纲都立了,才开始着手匠人培养的细则们——“匠人三十条”。整个三十条都在描述一件事,就是“先做人,再做事”,秋山老爷子一直把“先做人在做事”从立企业文化开始就贯彻得淋漓尽致。

最后书结尾的时概括了一个一流匠人的养成之路,整本书的精华,简述了一流的匠人的入道过程。

只有极少的匠人大概都经历了守破离的过程才成为了“一流的”匠人。一流和非一流匠人差别最大的大概在个人素质,为人,手艺差别反而不大。有一个为社会为世人服务的心。当然如果父母能支持那就完美了。匠人们都很不容易,先吸取了师父的,再青出于蓝胜于蓝,最后十几年甚至20年才出师自立门户。很像早年各个领域师徒制的培养过程,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静下来专攻一项的人极少,靠一门手艺活一生的更少。

世界太喧嚣了,沉下了,慢下来,做好自己,为好人,再做好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