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类似精神疾病等这类消极的心理特征,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来传递,而不是先天遗传。
那么,“天才”又是不是基因的产物呢?
今天的文章将会从成功人士的角度展开,帮助大家解答相关的疑惑:
·在某个领域天赋异禀的专业人士,也就是所谓天才,他们的智力是否是天生的?
·天才是能够被后天打造的吗?
·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用何种方式才能打造天才?
·为什么有些人能完成一万小时的训练,而其他人无法完成?
·对于那些完成一万小时训练的人来说,是什么导致了最终的成败?
·通过一万小时训练获得成就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一些人精神痛苦,而另一些却精神健康?
·是不是成就越高,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
·何种养育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出在某些领域天赋异禀且精神健康的人才?
1 “天才”从何而来
“天才都是天生的!”
实际上,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受到先天遗传的限制这种说法,充其量只能麻痹自己,为“我不行”找借口开脱。
原因有二。
首先,智力测试的分数的高低,很多时候是和社会背景以及家庭实力成正比的,将问题归结为儿童的大脑和基因,显然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力量。
收入越高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所占的教育资源就越优质,读书机会也越多,也因此成为高知群体的几率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就是越聪明。
本书中介绍的波尔家族的传奇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
匈牙利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练习可以塑造成功”,决定和妻子一起在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象棋领域栽培3个女儿,尽管他们本身也并不擅长象棋,三个女儿还是被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故事足以表明,在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上,相比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具有更压倒性的作用。
其次,有些人认为大脑体积越大、神经元越多,人就越聪明,因此认定智力是天生的,实际上,我们的大脑的后天可塑性非常强,只要我们用得多,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家们对于伦敦司机大脑的一项研究。
接受测试的司机必须在3-4年内记住伦敦的25000条错综复杂的街道,结果表明,通过测试的司机的大脑中,与认知地图相关的恼区的体积都有所增大。
这个测试足以表明我们的大脑结构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也适用于用进废退的自然规律。尽管大脑细胞很难再生,但只要学习新技能,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就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决定智力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是先天基因优势。
2如何打造“天才”?
想必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的非在座各位父母不可。
多项研究表明,能力与大量练习有关,各个领域皆是如此。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人类社会不乏生动的例子——
科比在进NBA之后,长期坚持早晨四点起床练球,每天都要偷进一千个球才算结束,所以他成了球场上的“黑曼巴”;
梵高同样如此,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擅长绘画创作,《梵高手稿》这本书还原了他的创作生涯,他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都在描摹创作;
哪怕天才如莫扎特,也是3岁开始就受父亲训练,6岁前,训练时间已经达到3500个小时,因此他成了欧洲著名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而不是和他一样具备音乐天赋,却不受到父亲培养重视的姐姐南内利;
......
当然,并非仅仅投入数万小时练习就能成为一名专家,这也是一万小时定律遭到质疑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与其说一万小时强调的是努力,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在这个时间内针对某个领域的某项技能进行“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练习是一种高度专注、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它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并非只是盲目的机械重负,同时还要选好适合自己的“赛道”。
顶尖的职业小提琴家以及篮球运动员,他们用来练习的一万个小时,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这些时间的利用不同。这些人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练习达到的都是相同的效果。
对于想要培养孩子技能的父母,以及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的成年人来说,一万小时定律都是十分关键的借鉴。
当然,除了科学的长期投入训练之外,也要考虑机遇、禀赋、练习、环境等等因素,毕竟所谓“成功”,从来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
3为什么同样都成功了,有些人却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
分析了塑造天才的先决条件,咱们继续探讨,通过一万小时训练获得成就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一些人精神痛苦,而另一些却精神健康?
在之前的很多篇文章当中,我们都提到了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他们的养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决定性影响。
而孩子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成就,看待成就的方式,以及得到成就后是否能够维持心理健康,也恰恰是从他们的养育者那里来的。
前文我们所提到的波尔加家族就是最正面的例子。
波尔加和他的妻子克拉拉深知,要把女儿们培养成顶级的国际象棋大师,单靠严格训练还不行,他们的秘诀在于兴趣驱动法。
尽管从5岁开始他们便对女儿进行正式训练,但他们从不强迫孩子,绝不冒让女儿因过度训练厌恶象棋的风险。
相反,他们将下象棋塑造成一种很好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休闲时间游戏通关,让孩子们先爱上象棋,把下象棋当做消遣而非任务。
孩子因此习得了下象棋的乐趣,因此,3个女儿既习得了精湛的技艺,又培养了自我决定的意识和想象力,成为知足且心理平衡的人。
而高尔夫球巨星泰格·伍兹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泰格算得上名副其实的高尔夫天才,在3岁时就击出了9洞48杆的成绩,在8年多的职业生涯里,一共夺得了42座PGA巡回赛冠军奖杯,获得62个职业赛事冠军,成为第一个30岁前获得这么多大满贯赛次的高尔夫球选手。
但不同于波尔加家族的3个女儿,泰格的成就来源于病态扭曲的家庭教育。
泰格的父亲厄尔极度自恋,甚至把泰格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工具,目的是获得金钱名誉,而非科学好奇心或者父爱,他的训练方式残酷而具有虐待性,和波尔加家族的玩乐和关爱完全不同。
而他母亲库提达则更加强硬严厉,从小缺爱使得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泰格身上,和丈夫一样,她对泰格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成功。
此外,他们夫妻二人关系濒临破裂,厄尔纵欲风流,有多段婚外情,而库提达对待丈夫的态度则是冷漠无言,二人唯一的话题只有泰格的事业。
泰格最终确实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就,但他却沿袭了父亲的纵欲成性,父亲的去世使他精神奔溃,最终在2009年发生了车祸,婚外性丑闻曝光震惊世界,一代巨星就此坠落。
4这个时代还需要“虎妈式教育”吗?
尽管波尔加家族的国际象棋大师培养计划非常具有前瞻性,且保证了孩子的精神健康,市面上仍有不少成功学书籍盲目鼓吹绝大多数成功者都经历过逆境。
“虎妈式教育”应运而生。
最开始把虎妈式教育方式推向世界的是华裔虎妈蔡美儿,她用严厉的中式教育,把两个女儿培养进了哈佛大学,使得中式教育一度受到美国女性追捧。
尽管这种养育方式见效颇丰,《天生非此》一书的作者却认为完全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出色的成功者——
“尽管这类强迫行为能够产生奇才,但同时也是潜在的精神毒药。”
有不少证据表明,各类成功者都更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荷兰后印象派作家梵高曾在和友人争辩创作观点期间割下自己的耳朵,最终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爱因斯坦虽然十分聪明,但极不擅长社交,甚至性格方面也有严重的孤僻;
音乐天才莫扎特、西方哲学泰斗康德等患有某种程度的自闭症;研究发现,1789~1974年200年间的美国历任总统中,有近半数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其中最普遍的症状就是严重的抑郁症,此外,首席执行官患精神变态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倍......
在作者看来,尽管虎妈式教育的童年虐待能够练就奇才,但同时也是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泰格·伍兹的悲剧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泰格就面临着完美主义的压力。他的母亲提倡不打不成器,一旦泰格表现不够优秀,就会受到冷漠的挨打和嫌弃,以及父母的不认同。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泰格失去了自我掌控感,无法通过自我决策来避免自我丧失,对他来说,取得职业成功只是而是为了取悦父母,满足父母的要求以及私欲。
也因此,在父亲死后,泰格并几度面临精神奔溃,失去工作以及生活的重心,自小严苛的教育方式逼迫他自我克制,而这种意志力消耗最终使他更加沉溺于性的毒瘾。
虎妈式教育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作者在书中呼吁读者要区分好坏志向,明确指出存在精神隐患的都算不上好志向。积极的教育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且保证了情绪健康。
不幸的是,“天才和精神疾病是由基因造成的”这一谣言仍在不断传播,而童年养育的方式作为不幸天才的问题来源,却始终得不到承认和妥善解决。
“虎妈式教育的相关书籍仍会被不断地宣传,精神痛苦的天才仍会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