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啸
9月6日
第一段无须讲,徐爱作为阳明先生妹夫,是最早跟随先生的,对先生的心学掌握丶理解极深,可称为首座弟子,可惜早丧,不然,阳明心学后面可能会更为光大。
第一小段,是徐爱对先生心学由疑至半信,终至极信得五体投地,对先生及心学的赞叹之辞。
第二小段,是先生心学入门须知,先生早年,信从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早年格物格竹子,虽身疲力尽,仍无所得,又穷究群书,于佛道也有涉猎,也于心惑难解。直至龙场驿悟道,方悟知"心即理",无须外求。
从而对当时认为是圣人丶奉为正统的《朱子今本.大学》产生怀疑,认为当从古本,古本并无脱漏。朱子认为有脱漏,并添加关于一段关于格物丶致知的理论。打乱了《大学古本》关于"诚意"的顺序。又解释《大学》首句"在亲民"的是"新",意为使民众鼓舞作兴。
第二小段,是先生回答徐爱的疑问"朱子说"在亲民",应作"在新民″解,而先生认为应依古本,作"在亲民"解,那么先生的依据是什么?"
先生回答说:"《大学》中后段虽然也有"作新民"这句话,但此新非"在亲民"的亲的意思。不能因为这"作新民"一句,而认为"在亲民"应解作"在新民"。理由有三。一丶"作新民"的新,是鼓舞作兴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圣人通过格物致如,正诚修齐治平,从而带动民众自我作新,含民众被动而新的意味。与"在亲民"的"亲",意思是不相同的(意思在于亲近民众,带动民众互亲丶亲己,首先是人主动去亲近民众。)。虽然"作新民"的"作"字是与"新″相对应的,但"在亲民"的"亲"却不是"新"的意思,而是本义"亲"的意思。
理由二丶作为巜大学》三纲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统领后面的八条目"格丶致、正丶诚丶修丶齐丶治丶平"的。在八条目中,治国平天下两条目,就都没有对"新"的意思有所阐述,没有新的意思。再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又如"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辶父母"等等,都是"亲"的意思。理由三丶"亲民″就如同《孟子》"亲亲仁民"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是同一回事。"亲之"也就是"仁之。"(亲近也就是仁爱)。"百姓不亲"(百姓之间不能相互亲近丿,舜就任命契做司徒(专门负责礼仪教化之官名),契"敬敷五教".兢兢业业推行五教),使民众之间能相互亲近。所谓五教,也就是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即父孑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尧典》中所说的"克明峻德"(能够光明极为美好的品德",也就是《大学》首句所讲的三纲辶一的"明明德″(光明美好的品德),"以亲九族"至"平章"丶"协和",就是《大学》三纲之一的"亲民"(使民众相互亲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孔圣人所说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身,使百姓安乐),其中"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亲民",这样就包括了教化丶养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把"亲民"解说为"新民",意思就偏了,不够全面。
通过先生的回答和解释,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先生说朱子解"在亲民"为"在新民"不对,为什么《大学》古本用"在亲民"了,也理解了"在亲民"的意思。
要知道,先生这样说,是冒了极大风险,承受了极大压力的。因为朱子关于四书五经的解说,到先生时,在中国已延续了二百来年,被奉为正统,朱子圣人地位无可动摇,其学说,没人敢随便质疑,天下学者,也对其学说深信不疑。质疑圣人,轻则被大众耻笑,以为疯子丶神经病者(尼采超人学说,认为道德是大众为维护自己弱者利益,扼杀超人的武器,要把道德踩在脚下,其实尼采所说的何尝有错?!只是表述上,有些让人觉得极端而引世人大众反感而已。所以当时之人,认为他是疯子。尼采也就干脆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借用查拉图斯特拉下山(不好意思,大学时虽然看得心血澎湃,但二十多年过去,具体内容倒忘了个干净,当时也是半懂非懂)表达自己的思想。)
重则会被认为是异端分子,是标新立异者,引人忌恨而除之(就如六祖悟,得五祖印证而传代表禅宗的袈裟后,引神秀一班弟子忌恨。屡屡被人追杀,被迫隐于深山老林,混迹打猎者的队伍以躲避追杀。又如坚持宇宙天体论的布鲁诺,因为坚持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分子,而引起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忌恨,最佟被烧死)
但先生坚信自己的理解,坚持真理,引经据典,以释众疑,最终为当时相当 ̄部分中上层学者丶执政者信服、认同并接受、践行。阳明心学的光大与发展,极大解放了当时学者思想,深深影响了明朝中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没有阳明心学,就不可能有巛金瓶梅》等中国五大古典名著的产生,也不会有明中后期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以明朝中后期几位奇葩皇帝的作为来看,明朝也早就分邦离析了,如何又能残延苟喘一百多年。
徐爱又问"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然后才能志向坚定),朱子认为天地万事万物都有定理(朱熹《大学或问》:"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乎与先生的说法相反。"
徐爱之所以这么问,在于他思想中,还受有朱子学说的影响。认为朱子说的也有道理,但先生的观点也没有错,所以心有疑惑。其实,朱子说万事万物都有定理这句话,也沒有错,只是认为人因此应该通过格物,从事物之理推及人辶理,最终达到知丶正心、诚意、修身丶齐家、治国丶平天下(也就是让人达到明明德丶亲民丶止于至善)的理想,让人走了弯路,就如同我们老家(胜峰乡钢铁村)有句俗话:"从华容弯到塔市驿″。本来从胜峰乡钢铁村从塔市驿乡,从湖北的桃花山直登丶翻山即到,却非要绕一大圈,走到华容县城,再去塔市驿乡,何须如此费劲费力,有近路丶捷径不走,非要走远路丶弯路?!
先生的心学,提出"心即理″丶"无心外辶物、心外之理"观点,认为天地万事(包括人畜禽兽)都存有丶遵循一个共同的理 ̄天理(在人先生称为良知)。物同此理,人同此心,心即是理,理即是心。物理、人心都是相同的,而无一毫之差别。
其实,朱子的理学,让人格物而致理,最终致的也是与物无二的天理。因此,又何须于心外求理?!于格物上求理?!直求人心即可矣!如何求?"除私欲,存良知",也就是朱子所说的"灭人欲,存天理(只是朱子的\灭人欲,灭得过分了,把人的有些如求生、求性丶求情的本性也要求灭了,忘了物有物理,人有人性)
人\物虽然同理,于理上无差别,但于特性上还是有差别的(这一点千万注意,不然致天理致到最后,就真如草木一类的如死木稿灰了,真的就会要求寡妇贞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了。求生存是所有人、物遵循的最基本天理。即使婴孩、初生禽兽,也会为争奶争食而本能排斥其他人丶物。老子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亥(孩)。婴儿之未孩时,人性与物理是无差别的,尚无人特性的表现。既己孩,就已有人之特性表现。此时的特性,虽然与物同理,但与物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生称之为"良知",又说"良知是人天理之灵明觉醒处"。佛洛依德性心理学认为,人幼童时即有性的表现和心理。其实这也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偷笑]。人的特性在本质上与天理无差别,表现上有差别而已!
既然"心即理","无心外之理"(记住,这句话不是排斥其他事物不存在天理,只是强调说,心外之理与万物之理无差别,事理即是人心,无须心外求理!)。所以又何必舍近求远,又分一为二,人心物理分开了求?!直接人心上求就行了。
所以先生解答说:"在万事万物上格求至善,这样就把义(也即理)看成人心之外的东西了。至善(天理丶良知)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达到至精至一的程度就是至善了。当然,至善也并末脱离具体事物,也存在于事物之中。朱子《大学章句》所讲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亳人欲之私",就是这一意思。
关于人性丶天理相同,人应当存天理,这方面,先生与朱子观点无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存天理,求至善的方法不同而已。
题外话,何所谓格?《大学》为何只说"物格而后知至"丶"致知在格物″,而不说学以致知?其实学也是格的一种方式,朱子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就是穷至的意思,(于某事物上穷究其理)。我们学习书本知识,乜就是在书本上前人所格的事理中穷究人丶物之理以为己用学习他人为人处世做事,也就是在他人身上穷究其为人处世做事之理而为己参考丶借鉴而用。上古圣人伏羲,格天地万物之理,得八卦,纯在于格。周文王格伏羲八卦,"近取诸身,远观万物鸟兽之文″,穷究推导得六十四卦,以作《周易》,是学基础上的格,是学而格。《诗经》"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是格物而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的君子当修身以以俟命之理。又《诗经》上说:"节彼南山,维石岩岩″格得"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之执政者当慎、不行邪辟、邪辟则会招致天下下人反叛之理。如此之格,诗经上比比皆是,所谓"赋丶比、兴″,无不是格物所得之理。只是对于有些理,圣人聪明睿智,所以能于事\物上格得其理,只是我们常人,如何能格悟得这些道理?聪明如阳明先生,格竹几日,也最终茫然而无所得。好在前圣,将格物所得之理,记载并流传下来,我们直接去格其所载,学即有成就可以了。想来,我们多么幸福,还有什么理由荒废青春,不好好学呢?!
既然我们学习,也是格物,所以,我们学习丶读书时,必须动脑子,看前人格得⻌理是否正确?为何能格出这样的理?自己去格,能否格出同样的理?自己于同一事物上会格出什么样的理?自己所格的理与前人所格之理,差别及差别原因在哪里?…"尽信书不如无书",前人格出的理,不可能全部正确!有些需自己动脑去推究,如此,前人正确之理,知得原因所在,与己思悟一致,则会不用强记而因为理解而熟记于心;前人之非,也可觉真非,而质证,不致受了毒害误解!
浏览2次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