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海寻真

  (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榴 海 寻 真

                        徐民伟

  “冠世榴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境内,以其十余万亩石榴的宏大规模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石榴之乡”。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见有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遥向苍苔落碧英”。这首吟石榴的诗是宋人朱熹写的。对诗的前两句,我非常喜欢,他写出了石榴的明丽、开朗、坦诚,但对后两句却不甚赞同。我不明白这位宋代理学大师,被称为一代鸿儒的朱老先生,何以也会耐不住寂寞,为门前冷落无车马而哀伤起来,更不明白他何以借用石榴来抒写这种情绪。我以为石榴可没有那么小气,她质朴、淳厚。在我眼里,她是属于荣辱不惊的那种。

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我非常喜爱石榴,这倒不是因为家乡有“冠世榴园”,盛产石榴而敝帚自珍,完全是由于石榴的那种品性而使我情有独钟。她朴拙而不雕饰,热情而不炫耀,如同家乡的人一样。郭沫若在他的《石榴》中这样写道:“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我认为郭沫若是真切地道出了石榴的神韵了。

一株石榴树是这样,那么十株呢,百株呢,万株呢。峄城的冠世榴园可有十余万亩之多,沿着向阳的一面山坡,铺陈绵亘二三十里,简直可以被称之为石榴的海洋了。我曾见过初春的榴园,新绽的叶芽新鲜而嫣红,远远望去,遍植石榴的山坡,像飘动一层红雾,又似浮起一层云霞。古人描写早春的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地虽非天街,也未必正下小雨,但那清新、恬淡又略带朦胧的意境,却与诗中是一样的。只不过要将其中的“草”字,改成“榴”字罢了。

最让人兴奋的,是在五月。本来平静的榴园,一下子喧闹起来,数十个品种的数十万株榴树,竞相开花。有红的、白的、深的、浅的、单瓣的、双瓣的,千般情态,万种姿容,它们有的深藏在绿叶丛中,像“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少女;有的迎风招展,似笑傲枝头看世界的好汉;更多的则是数朵鲜花簇拥在一起,摇曳跳跃,如同一群顽皮的孩子。如若细细听,说不准还能听到它们嘻闹的笑声呢。置身于榴林之中,直让你涌起花团锦簇的感觉。然而最好的观景处,还是在一望亭上,登亭四望,满眼的全是榴树,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那么茂盛,那么浓密,你根本看不透它。

如果说榴园的美是在于石榴,倒不如说榴园的美是在于榴林。她的浑厚宽广,她的坦诚大度。完全因为她是一个群体,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积千百年之功,数十万之众,铺陈绵亘,蔚为大观,从而赋予这片并不肥沃的山野以钟灵神秀之气。试想,如果只是一株、十株,甚至百株,即便也包括了那株上百年的石榴王,她还能够成为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观吗?我想恐怕不会,也许这就是榴园昭示给我们的一个生活真谛吧。也许正因为此,榴园才称得上“冠世榴园”之名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漫步在冠世榴园之中,我不禁又想起两千多年前的先哲荀子说过的话。

石榴的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 园 石 榴 红 小时候,我家后院种满了石榴树;大大小小总有二三十棵吧;一棵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五月花开,满园...
    ASD888阅读 627评论 0 0
  • 庐山砚人草堂记 桂相文撰 砚,文房四宝之首,文人之砚,犹美人之镜,最生亲傍。黄君爱和,生金星砚之故里,忧金星砚之未...
    庐山樵阅读 6,812评论 0 8
  •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写宝玉因惦记着第二日起社作诗,一夜不曾安睡,天一亮就忙忙地往芦雪庵来。出了院门,顺着山脚刚转过...
    若洛阅读 649评论 0 1
  • 七古兖州青莲阁(平水韵)(3-1) 作者:魏裕昌(教授级高工) (2021年10月28日) 李白降于碎叶城,武周久...
    比邻松雪阅读 1,060评论 0 3
  • 石榴树(pomegranatetree),原产西域的一种果树,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原,石榴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营养价...
    嶒經哋嶒經阅读 2,3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