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襄阳古隆中

1

昨晚偶然翻到《三国演义》,因为自己就长居襄阳,想起诸葛亮的襄阳南阳之争已经几百年,突然也对刘备三顾茅庐的地点产生了一些疑惑。

且看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写道:

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外隆中。使君何不求之?……以某比之,譬犹驽马配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列殆不及此人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
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

琅琊阳都应该是指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此处不难看出,诸葛亮生于山东,在襄阳安家,但躬耕于南阳。我开始有点迷惑了,明明“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外隆中”,但又“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

玄德闻庶之语,似醒方醒,如梦初觉,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刘备准备去南阳请他出山。

再看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
玄德同关张来至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问农夫:卧龙先生何处?
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此处很明白,刘备去的是南阳隆中。

可是再看:

玄德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曰“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读到这里我就开始犯糊涂了。不是去南阳吗?这怎么明明去的就是襄阳。

古时行政区划不同于今日,是不是有一个可能:襄阳南阳可能毗邻。襄阳城西二十里就是南阳。诸葛亮家在襄阳,但在南阳隆中耕种?或者说古时襄阳隶属于南阳?

2

带着疑问,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首先看诸葛亮生平:

光和4年 181 0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8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1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3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4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6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有一个网友的观点如下:

当时荆州的治所(相当于省会)在襄阳,襄阳城在南阳郡和襄阳郡的交界处,属于襄阳郡。而隆中在襄阳城西面不远处,但是属于南阳郡。若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当时诸葛亮住的地方离襄阳更近,而离南阳远。今天的南阳市是古代南阳郡的治所位置,离隆中比较远。所以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言,诸葛亮不可能是南阳人。

3

再来看看网上的两派观点

河南南阳说。

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实际上是一个基于有意识误记之上的假命题。只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襄阳说”硬是把历史上一切记载诸葛亮与隆中关系的资料一股脑的理解为诸葛亮在隆中躬耕。即:把诸葛亮的留学之地隆中牵强附会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

其实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即可发现,凡是涉及诸葛亮与南阳关系的史料。十有八九都有“躬耕”“草庐”这些躬耕地的关键字眼。如:首先诸葛亮自己明确的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严从在<<拟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主。”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称: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刘禹锡在<<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等等。

而凡是涉及诸葛亮与隆中的关系的基本上都没有“躬耕”,“草庐”这些关键的字眼。因为在宋代以前的古人是清楚的,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在隆中求学。这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客观事实。如<<魏略>>上所说:“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司马光<<资治通鉴>>:“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就连襄阳方面认定的铁杆证据<<汉晋春秋>>也只是说:“〔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请注意:话中没有提到草庐,没有提到躬耕,只有个“家”字,而平山武侯祠,平顶山诸葛庙村,金鸡冢,西湖村诸葛庙,方城小史店石峡口诸葛遗址等均可称为诸葛亮的“家”。而众多的家与唯一的躬耕之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家与躬耕地等同起来,仍然是“襄阳说”的附会隐断而已。

而<<大明一统志>>把两者的关系说的最为明确:“诸葛亮琅琊人,躬耕南阳,往来隆中。”

那为什么在后来会出现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了呢?原来在宋金对峙时期,宋朝的官员已经不能到金人控制下的躬耕地南阳去拜谒诸葛亮了,只能到诸葛亮的留学之地隆中去拜谒。又因为诸葛亮躬耕地特殊的历史意义,久而久之,就有别有用心者将隆中附会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但这里面岳飞除外,岳飞北伐中原,班师路过南阳武侯祠,曾在武侯祠内书写诸葛亮<<出师表>>以铭志。其序为、“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从而否定了“襄阳说”。如<<大元一统志>>:“卧龙岗在南阳县境,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大明一统史>>:“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十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大清一统志>>、“诸葛草庐,在南阳县七里卧龙岗。”

4

湖北襄阳说

争论的来源在于中国古今地名的变迁。出师表中说的南阳是东汉的南阳郡(包括今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和襄樊市的部分地区),而非今天的南阳市,今天的南阳在当时叫宛县,比如南阳郡出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其实是湖北枣阳人。襄阳说主要以历史事实和与诸葛亮年代较近的正史为论据,而南阳说则仅引用诗词歌赋、野史和1000多年后的史料或者是混淆南阳的概念:

一、《出师表》中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二是刘备三顾茅庐寻求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回答并提出对策与躬耕地指的是一个地方。诸葛亮提出对策的核心内容是,在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后,分两路北上灭曹,有一路是:派一名将军率荆州军队北上“以向宛、洛”,宛,曹魏统治区,同时也说明诸葛亮对答刘备问话是在宛的南边,这才符合地理方位。

二、再以与诸葛亮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任曹魏郎中的鱼豢撰写的《魏略》记载来说,诸葛亮好友孟公威因思念家乡汝南,“欲北归”,遭到诸葛亮的极力劝阻。从地理方位来说,汝南在宛县的正东,在襄阳的东北,如从宛至汝南,应是“东归”,而不是“北归”。只有从襄阳出发去汝南,才是“北归”。该书又记载说:“刘备屯于樊城……亮乃北行见备”。如果诸葛亮时住宛县,那由宛至樊城,那就是“南行”了。

三、从离三国最近的两晋来说,也有史籍记载诸葛亮的寓居地的。如东晋初年王隐写的《蜀记》记载:镇南将军刘弘在镇压张昌起义后,由宛县移驻襄阳,他专门到了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立碣表闾”,并命镇南参军李兴撰写《诸葛亮故宅铭》,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隆中诸葛亮故居。刘弘此次去瞻仰时,只距诸葛亮去世时七十年(详见裴松之《三国志注》)。另外,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在其所著《汉晋春秋》一书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南朝刘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句作注时专门引了习凿齿的这句话,这说明裴松之也认为诸葛亮是躬耕于南阳邓县之隆中的。郦道元(南北朝)《水经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东迳隆中”条注:“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

四、从东汉末年战乱时邓县和宛县两地的政治形势来看:刘表任荆州剌史时,便将荆州首府移至襄阳,使襄阳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才聚集、教育发达,一度成为汉末学术文化中心。而宛县初为袁术占据,后来又为张绣占据(曹操就是在宛县霸占张绣的婶婶而让典韦丧命的),再后来为曹操占据,战乱频繁。试想,诸葛亮投靠刘表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怎么会去更加战乱的宛县呢?刘备于建安六年秋往投刘表,“表自郊迎,以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使拒夏侯享、于禁等于博望。”从这可知刘曹两家的军事分界线在博望镇,若诸葛亮住在宛城,那是曹管区,刘备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带着三骑穿越军事分界线深入曹管区上百里去会见诸葛亮。再说,曹操连徐庶的老母都要虏为人质,会放过诸葛亮和其家人?

五、从诸葛亮躬耕期间的人际关系来看:史载,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中庐(今湖北南漳)大族蒯家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大族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他迎娶的妻子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诸葛亮老师庞德公住在襄阳城南岘山南,司马徽住在襄阳城东。诸葛亮的好友庞统住在襄阳白沙洲,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也住在襄阳城西的檀溪。这一切都说明,如果诸葛亮不是在襄阳生活了十几年,是不可能与住在襄阳城周围的亲朋好友建立如此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的。

5

看来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对古地名的解释出现分歧其实是常见的学术现象,比如山西汾阳与安徽池州的“杏花村之争”,湖北咸宁与黄冈的“赤壁之争”,山东枣庄与苍山的“兰陵之争”等。须看到,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各地边界并非一直清楚无虞。所以我们很难说,一处古地要么属于这里,要么属于那里,即便是“南阳之争”,也有研究称古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包括现在的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

南阳与襄阳所展开的“南阳之争”自然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寻找IP资源,但这终归是专业的学术问题,还是交给纯粹的学术研究为好;至于我们也不必再对这个问题追根溯源,享受三国故事本身就好。

最后用一句在南阳当过知县的襄阳清人顾嘉衡的一句来说: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南阳卧龙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