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享受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杨绛先生诚恳而不客气地对晚辈说,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乃至和平,小到个人的人生和事业发展,阅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功利地来说,阅读量大的孩子作文写得好,以后步入社会,写作能力可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呢。
但是,我们怎样让孩子有阅读的自驱力,起心动念就是“我想读”,欲罢不能呢?
“头悬梁、锥刺股?”
书海无涯苦作舟?
苦哈哈的读书,无法长久,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喜欢享受。
那我们能不能让孩子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呢?
《阅读手册》这本书告诉我们5种方法帮助孩子享受阅读的方法:
第一,不做阅读计划。
让孩子随意读,读到哪儿算哪,读到什么算什么,接下来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这是最能保护孩子阅读自由和阅读主动性的方式。
第二、不定阅读目标。
一个月读完几本书,一年读完多少本,写几篇读后感,摘抄好词好句,都不定。
以前,我总认为不动笔不读书,大宝小的时候,我就要求孩子读完后写几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大宝总是苦思冥想,半天憋不出一句来。读了这本书,受到启发,二宝身上统统都不做要求,二宝要比大宝小时候喜欢读书得多,对二宝来说,读书是娱乐、是享受。
第三、不指定阅读时间表。
指定阅读时间表,阅读就像上课,太机械了,孩子能愿意吗?自由阅读,趴在地下读,窝在沙发上读,让孩子乘兴而往,兴尽而止。
第四、不参与阅读打卡。
打卡培养的是孩子的他律,会毁掉孩子的自律。他律是要我做,自律是我要做。哪种效果更好呢?
答案不言而喻。
试想一下,我现在读书、做领读,乐此不疲,如果是老公逼着我做,那不知道我俩都吵了多少回了。
第五、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阅读体验。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读《米小圈上学记》,她觉得特别好玩,读了不下十遍,从二年级读到三年级,现在还读,读的时候时而咯咯笑,完全沉浸其中。
我觉得好没有含金量啊,但是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米小圈,同学也像米小圈,还会借里面的故事编到自己的作文里。
着迷、共鸣、兴奋、惊喜、感到骄傲、不断地给你讲书中的趣事、对未知的恍然大悟、酣畅淋漓的高峰体验,都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增加价值感,我们欣赏就好,不必用不屑的口吻说:傻乐啥呢。正是这种“傻乐”的体验是孩子持续阅读的强大动力。
就让这些美好的阅读体验尽早地和孩子相遇吧。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阅读
自主阅读四要素之一的“我会读”,就是凭借孩子的个人能力进行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没有能力,就看不懂,看不完,就获取不了信息呀。
这种综合性的能力,需要专门的“技术”来支撑,支撑阅读能力的这种技术,通常就称为阅读技术。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读了一本书,他要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对不对?能抓住核心内容,就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术。
除了抓住核心内容,帮助孩子自主阅读还有7个阅读技术:
分别是复述、评论、讨论、泛读、精度、扩展阅读、良好的语感。
复述就是孩子读完书跑来讲给你听,不吐不快。
孩子读完书,和孩子聊聊天,多倾听,做一个好听众,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种评论。
孩子会说自己想说的,还会问:你觉得呢?那我们就要跟孩子互动一番,就是在讨论,讨论时,正好营造“一家人聊天”的氛围,可以说读书的感受,可以聊聊足球、冬奥会,孩子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我们可以负责答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因为一个好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们回答不上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资料。
让孩子学会泛读就是不求甚解地读,跳读、读其中最感兴趣的都是泛读。
精读就不一样了,要深入阅读,其实我的二宝一遍一遍读米小圈的某个章节就是一种精读,她想读透。
读了米小圈,二宝又迷上了《尼古拉小淘气》,在我看来是升级版的米小圈,这就是延伸阅读,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在的主题阅读?
读得多了,孩子的语感就会非常好,我的二宝读书读到一页末尾时,她能大体说出第二页的句子。
复述、评论、讨论、泛读、精度、扩展阅读、良好的语感——这8项技术怎样获得呢?
就是通过大量的自主阅读,没有捷径,如果没有大量的自主阅读,很难熟练掌握上面的这些技术,就像学习开车,操作方法都是教练带着做过多少次的,但是一个人要真正学会开车就得多上路,无他,唯手熟尔。
三、父母做孩子的支持者
第一、不做讲读者,讲读者不仅仅是读原文给孩子听,父母会把自己对书的理解传递给孩子,让孩子限定在大人的思维框架中,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
第二、给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和环境。
尹建莉老师说,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
高晓松曾说,他小时候,家里哪儿哪儿都是书。
要让孩子喜欢书,首先得有书可看;
其次,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有书架,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主性。
还要让孩子自己养成整理书的习惯,每一次的“亲密接触”都会让孩子更喜欢书。
第三、父母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从父母那里都可以照到自己的样子。
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拿来要求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给孩子看。
教育孩子有多难,不会难于父母改变自己,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有教育自己,改变自己的决心与行动,相信通过家庭教育这种“示范”教育,孩子会发生令人惊喜的改变,并不困难,如此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读、我想读、我会读、我持续读”——我们一起助力孩子自主阅读,为孩子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