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今天有早起

今天在公司写了一份文件,让同事看看有没有问题,她发消息说:被你的第一句话镇住了,好严肃的措辞。我有点想笑,回她:最近看的是鲁迅的散文,可能被影响了。

我上学很多年,看过很多课本以及别的书,但毕业以后真的好像所有东西都还给了我的老师,脑子里一片空,尤其是刚开始找工作,写简历的时候发现自己除了看过一些书其他的什么也不会,那是真的很是体会了一把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觉。

曾经一度不想读书,尤其是诗歌小说类,除了陶冶情操真的几乎什么用都没有,我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实用性思维方式,遇到任何东西先想想它有没有实用价值。突然有段时间发现我的文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菜市场遇到不是很礼貌的阿姨,吵架都吵不赢,书看多了的我根本拉不下脸去吵,然后觉得看这么多书居然让我在生活中一点战斗力都没有,感觉很吃亏,突然就不想读书,很想去学一下武术什么的。这一切后来都不了了之了,因为我还是选择了继续看没什么实用价值的书,做一个快乐的阿宅,没时间运动,而且也不喜欢。

读书有什么用呢?目前我还不是很清楚,看别人的说法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我都还没有感受到,虽然我喜欢看书但没有黄金屋没有颜如玉,也只是一个气质悄悄可爱点的阿宅,但我看身边那些喜欢看书的人们,总会有点不同于他人的气质,主要取决于他们看什么书。喜欢林黛玉的妹子温柔浪漫,喜欢福尔摩斯的男生观察力惊人……

喜欢看书的中年大叔吹牛比别人神气,喜欢看书的阿姨或者青春或者优雅脾气会好一些。喜欢看书的爷爷奶奶们或气质更温和或说话更条理分明。

以上都是我观察别人的结果。

目前,看书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过很多书才能晓得世上原来竟有这样的人、事、景,原来有这样的道理,原来有这样的处理方法,原来我之前那样是很愚蠢傻气的。慢慢的了解,慢慢的纠正,慢慢的改变,有一天蓦然回首,发现通过读书自己已经在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上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