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很羡慕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去做什么。我说其实我也并不是一早就知道该去干什么的,也是一步一步知道自己的需求。换句话说,是用无数次弯路换来的逐渐清晰。对于弯路,我在想究竟是路不好还是我不好?
起初我认为是路不好,自己换道是对的,确实每次也有每次的理由;年纪再大点,看了些鸡汤,觉得是自己不好,应该再坚持坚持,毕竟我认为是弯路的路,有些老同事还走的挺好的;现在觉得路没错坚持下去还是有结果的,而我也没错,走了就是走了,换道了那对于我,那就是弯路,最后这些路虽然是我的弯路,对于人生长路而言,依然是步步铺垫。
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这群人啊,跑到一二线城市里来,混个八九年,什么也不剩,也就只开阔了所谓的眼界,到头来眼界也没啥用。还不如那些在家乡生活的同学,安安稳稳,结婚生子。”诚然,好像这样的拼搏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理想结果的。从北漂、深漂到杭漂,只身一人来只身一人走。最后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说到底根源性的还是自己要什么。
有个朋友,大学稳稳地考了县里的公务员,所有事情也陆陆续续的稳定下来。大学时,他就知道自己该去这里,想要得到的就是这份稳定。我很羡慕这样的生活,也相信在这样的生活中他能收获幸福。但我却无法去过那样的生活,我曾试着想象过,我不甘心,我想要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我一直都在做些闹腾的工作,整个人和事业也好像在漂泊中,最后起起落落反而活得像条狗,但这样的经历中我能感受到这就是我的路。
我从来没有觉得那种生活方式是绝对正确,每个人都在他的路前进着。小镇中看得见,小镇中的安宁与幸福;城市中看得见,城市中的忙碌与挑战。你爱吃榴莲,我爱吃苹果,但我吃我的苹果、你吃你的榴莲,苹果和榴莲对身体都好。最终那些不幸福的人,要么羡慕自己未曾得到的;要么自以为高人一等。
人想要幸福,首先要搞清楚你是喜欢苹果还是榴莲?用我短短20多年所遇见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人物的模样,给你做个对比。希望能够启发你有一个更好的自我认知。
01.沙僧型(稳重型)
到目前为止,我遇见过两个这种典型人物,也是我唯一发自心里佩服的类型。他们好像做什么都不是特别优秀,比别人节奏慢一步,但格外能坚持,你觉得这个事没有转机没有搞头,他们却敢把这个事做到底。
他们傻吗?我认识的两个沙僧都不傻,遇见做了很久没有起色的事情他们也会放弃。但他们的放弃,会让你觉得是项目有问题。他们心思是做好一件事,让人们从这件事中受益,让人们从这件事中认识自己。
02.戏剧王型(表现型)
谈这类人呢,就不得不谈表现欲,每个人都渴望表达渴望展示自己。但有的人对这块的偏执会偏高,这类人就是戏剧王。他们的生活就像是一个个剧本,期待在公司中成为最出色的人、期待在家庭中扮演大家长的存在、期待爱情中裹挟着苦情与浪漫。他们渴望获得被众人知晓的成功,站在舞台中央表演。
03.老教授型(传播型)
这类人有较高的知识基础与阅历沉淀,同时也会对家庭、对社会有属于他专属的责任感。他们渴望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渴望得到大众更好的评价。相比财富与权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声望。老师可能多因为职业的原因,变成这种类型的人。
04.曹操型(野心型)
这类人,我是认识的比较深刻的。他们好像很早很早就有欲望,当青少年时期,得到一个难得的玩具时,他们的反应是“这还不够,我想要的更多”。进入职场后,他们会分阶段的索取,欲望会越来越大,但能够像稳重型一样忍耐。为了达成最终目的可以不计较方法,不计较得失。
05.废物型(迷茫期)
朋友,不论你多么怀疑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我能理解这种感受,请冷静认真的梳理自己的性格特色,想方设法的成长。
没有目的地人,像一个被闷在皮球内的针,左边捅捅右边刺刺,冲不出皮球,有目的地人也闷在皮球里,但它能够持续向一个点用力顶,直到顶破这个皮球。
文章很短,未来会在【人物志】板块具体分享各种类型的代表人士,敬请期待。
我能做到的只有给予大家一个基础的自我分析类型,再基于此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并不能让你此刻就走到正确的路上,但却能让你在人生长跑中慢慢跑到自己的轨道。因此收获的,可能不是万人敬仰的成功,但跑在正确的轨道上你的笑容会越来越多。活成你自己!
剖析有深度的电影,分享值得一看的好书,取经不同维度的长者,传播有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