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云堂:令人醉心的汉砖遗韵


“为什么人们喜欢汉砖呢?


这个盘桓在许多人心中的问题,到了汉砖爱好者那,大概就是简单一句话:室无石不雅,室无砖不厚。



汉晋古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载录了大量的文明信息,让后世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官职设置、地域划分、图腾信仰,最重要的是文字的演变。


研究中国文字,汉晋古砖是最好的一手资料。


江、浙一带所出汉、三国、晋砖以文字砖为多,图案砖较少。文字以篆、隶为主,古拙可爱、变化无穷。


▲ 庄重古雅的吉语砖拓文


以古砖为砚更是早以有之,据记载在宋代已有文人取古砖制砚的先例。


▲ 西晋《朱氏》古砖风字砚


▲ 《飞天》古砖砚


清中以降,金石考据盛行,更是有诸多巨擎大家推崇、痴迷汉砖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清早期的钱大昕、黄易、吴骞,乾嘉时期的阮元、张廷济、杨岘、吴云,晚清民国的俞樾、赵之谦、僧六舟、吴大澂、潘祖荫、翁方纲、陆心源、陆增祥、吴昌硕、鲁迅、周树人……这些前辈学者从汉晋古砖中汲取了无以替代的养分,融入进考据与创作中,由此可见古砖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重要性。


普普通通一方砖

置于案头文气自生

沧桑、古朴、文明、智慧集于一身

磅礴辉煌

弥漫全室




 想要了解更多

请关注8月4日晚甄宝视界的【镌云堂】专场 

届时将有一场汉砖盛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