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调

云南曲靖的市声,总带着一股子熨帖的温和。肉案上,排骨十六元一斤,猪脚十元一斤,暗红的肌理间尚凝着新鲜的血色,细密的肉纹里沁出淡淡的油光,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一旁的马铃薯堆成小山,沾着湿漉漉的新泥,带着刚从地里刨出的土腥气,一公斤才一块五,沉甸甸的憨态惹人欢喜。云南的丑苹果摊在竹筛里,五元一公斤,表皮虽带着自然的斑痕,却藏着最本真的甜,咬开时汁水迸溅的清甜,远胜那些裹着蜡衣看似光鲜养眼的果子。蔬菜更是讨人喜欢,一元两元便能拎走一网兜,青的碧翠、白的莹润,在地摊上随意铺开,任人掐尖挑嫩,满眼都是鲜活的生机。
菌子摊是最动人、抢眼的景致。青头菌顶着浅绿的小伞,鸡枞挺着雪白的菌杆,牛肝菌裹着酱红的外衣,就连金贵的松茸,在这里也卖得格外亲民,价钱不及家乡长沙三分之一。山里人凌晨采来的菌子,用竹筐装着,还沾着松针与露水,一掀开筐盖,清冽的山野气息便漫溢开来。买主凑近了,也不忙着问价,只抓起一把深深嗅闻,若那股子鲜灵香劲儿钻了鼻息,便笑着称上几斤。回去或用青椒快炒,油香裹着菌香滋滋作响;或丢进鸡汤慢炖,咕嘟咕嘟的声响里,鲜味能顺着街巷弄口飘出半条街去,勾引得左邻右里探头张望,搜寻香的源头,贪婪嗅闻,满脸笑容,用舌头舔回嘴角不自觉流岀的口水。
夏日的曲靖,气温总稳稳停在二十度,不燥不热,连风都带着几分慵懒。小贩们不吆喝,只坐在小马扎上摇着蒲扇,偶有苍蝇落在肉上,才慢悠悠抬手挥一挥,动作轻盈得像怕扰了空气。主妇们踱过来,指尖轻轻掐掐菜叶的嫩度,掌心掂掂瓜果的斤两,讨价还价的声音压得极低,细语呢喃间,仿佛怕惊碎了这慢悠悠的时光。
物价这般实在,日子便也过得从容。人们不急不躁地活着,像埋在土里的马铃薯,虽不见张扬,却在自己的节奏里扎实生长,自得其乐。这大约便是小城的灵动之气——不求大富大贵,只要秤杆挑得平,价钱说得明,日子过得稳,心里便踏实得很。
夕阳斜斜漫过摊位,将菜叶的影子、竹筐的纹路、行人的脚步都投在地上,斑斑驳驳晕开,像一幅洇了水的水墨画,把这市井的暖与闲,谐与慢,静与悠,都细细晕染在时光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市井小调:狗运 狗 运 村里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一只芳名“沙丽”的狗的安顿问题。狗的主人是村...
    找地主的地主阅读 3,831评论 0 1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无物永驻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
    无物永驻阅读 7,539评论 0 59
  • 第一章纪念日套餐 殡仪馆后院的合欢树正在飘落第三十七朵绒花时,周子羽终于忍无可忍地扯开了领带。的穿堂风裹挟着蝉鸣扑...
    之心知念阅读 1,144评论 0 3
  • 清晨六点的巴塘草原,丈夫和孩子外出放牧,吾金卓玛为全家准备酥油茶和糌粑。简单的食物为一家人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这是...
    上官清婉阅读 5,339评论 1 28
  • 真是不舍得把那么有趣的汪老安利给大家。但又希望大家都喜欢他。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
    果麦文化阅读 4,503评论 8 1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