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在“势”中的决策与“化”字决

01

物质 “形”的背后有“气”,“气”的背后有“神”

学《道德经》的目的是,看老子怎样写出道德经

学毛选的目的是,看毛教员如何提炼《毛泽东思想》

用他们总结的思维,来沉淀自己的企业经营之道


02

教员在“势”中决策:

1,上山  

开辟“根据地模式”

到对手影响力覆盖最弱的地方去,先壮大有生力量

有火种(袁文才)存在


2,下山

苏区、政府模式的探索、古田会议


3,长征

瞩目大西南、四渡赤水河


4,延安

从土地革命转移到抗战(定位升级)

西安事变,联蒋抗日,统一战线

开辟太行山根据地

游击战术的战略地位


5,解放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土地改革(核心分配机制)

诉苦运动

一切围绕大战略行动

放权



03

教员的“化”字决

1,农运(看到了星火燎原的力量来源)

2,井冈山 (化 武装)

3,古田会议(化思想)

4,抗战(游击战术转化为战略地位)

5,诉苦运动 (取兵于敌,化为己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