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确定精准的关键词,让搜索结果又全又准 无论是用搜索引擎检索,还是在聚合网站中查询,都好比在茫茫人海中找出某个人一样。如果你的寻人启事模糊不清,如只有男性、26岁这样的线索,那么你找出这个人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找不到。但如果你的寻人启事很清晰,如身高180cm、蓝色眼睛、左耳戴一蓝色耳钉,那么你找出这个人的效率就高多了。 关键词就如同寻人启事一样,越使用精准的关键词,搜索结果就越快、越准。 那么,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准确的关键词,搜索到所需的资料呢?你可以综合运用下面的两种方法。 换位思考例如,这次你想检索一些关于投资的扫盲学习材料,那么使用内部投资回报率,就比使用诸如IRR这样的缩略词,更可能检索到符合你需要的结果。 反过来,如果你想检索一些其他公司实际在用的投资分析模板,那么使用IRR作为关键词,就比使用内部投资回报率作为关键词更准确。 逐步逼近 有时候,你对要查找的内容可能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例如,你想找一个适合你的用户需求分析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很难直接确定出精准的关键词的,这时就需要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 首先,一开始的关键词应尽量少,先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关键词开始搜索,从返回的搜索结果中寻找线索,识别出准确性更高的一组或多组关键词。 其次,分别检索新的关键词,根据返回的搜索结果再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正。
总结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就相当于我们的外接大脑,为了充分发挥搜索引擎的威力,就要提高自己的搜索能力。 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通用搜索引擎,以百度为例,不仅可以用来搜索文字,还可以进行学术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地图搜索。 术业有专攻,除了百度之类的通用搜索引擎,还有其他的专业搜索引擎,如网站历史查询、高清图库、学术网站、商业数据库等。 无论用何种搜索引擎,决定检索结果质量的关键就是关键词,这里有两大原则。
1.换位思考 从搜索引擎的角度思考,用关键词检索,不直接用问句检索。
从目标搜索内容的角度思考,用更贴切目标搜索内容风格的关键词搜索。 2.逐步逼近一开始的关键词尽量少,从搜索结果中寻找线索,不断调整关键词。整个检索过程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检索、再调整、再检索。 学员感言 以前一遇到问题,我就习惯性去问人,如果别人不会,我基本也就放弃了。见识了搜索的力量以后,下次除了问人,我还是要多问问搜索引擎。 ——学员1 我一直在用百度,但和一些搜索高手比起来,差距太大了,感觉别人就没有搜索不到的东西。原来这是因为自己连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都不知道。赶紧好好练习,争取早日也能成为搜索高手。 ——学员2 书外求助第5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二:阅读技巧,彻底提高阅读水平 朋友向你推荐了一本书。你听完后很动心,赶紧去网上看了该书的简介、书评,心里感叹“相见恨晚”。于是你迫不及待地将它加入了购物车,稍带还多买了两本。你付款成功后很兴奋,恨不得快递员下一秒就能给你送过来。 第二天,书终于收到了,但不凑巧,你手头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于是就先把书放了起来。心里想着,这么好的书一定要专门抽一天好好读,并做好笔记。 然后,你一直就没能抽出时间。某天收拾桌子时你才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三本书没有看。
如何才能做到再忙也能及时看完一本想看的书?精彩的内容看完再也不会遗忘?再多的书籍和资料不仅能在一天内读完,还能学以致用? 这就需要你掌握一套高效的阅读方法。 关于如何高效阅读,虽然讲的人很多,但分享的方法普遍存在两大不足: (1)停留在信息化之前的纯纸质阅读时代,未能利用新的技术工具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典型代表就是20世纪40年代出版、70年代再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2)浅阅读分享者居多,分享的读书方法更多只适用于社科类和科普类读物,对深层次阅读,尤其是如何“读以致用”很少有能讲清楚的。 YouCore从自身大量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四大阅读理念、三大阅读方法,就很好地弥补了以上两大不足。
第1节
四大阅读理念,不只读得快,更能记得深、用得好 要做到不只读得快,还能将读到的内容记得更深、用得更好,首先得掌握YouCore超速阅读的四个基本理念。 理念1 带着目的阅读才能学以致用 阅读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娱乐、打发时间的,如阅读网络奇幻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等;另一类是学习和应用的,如阅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易经》等。
YouCore超速阅读是适用于以学习和应用为目的的。至于以娱乐为目的的阅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既然是娱乐,自己觉得舒适就行,没必要去学习别人,就像你总不会还花时间去学习如何赖床睡懒觉吧(如果会的话,请联系我,容我当面对你的严谨表示敬意)。 既然是抱着学习和应用的目的,那么,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① 围绕这个目的选书;② 做阅读前的准备;③阅读过程中锁定与目的有关的内容,是不是阅读效率会高很多呢? 带着目的读书,就像抱着查询“淼”字怎么念的目的来查《新华字典》一样,1、2分钟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带着目的读书,就像盲目地翻阅《新华字典》一样,多花100倍、200倍时间,最终可能还是啥都没记住。 因此,在开始阅读前,如果先认真想好你的阅读目的(最好能写下来),你的阅读效率立马就能翻倍。 理念2 第二遍永远比第一遍更容易理解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的时候一般会觉得路很远,左转右拐的,自己都被转晕了。但回来的时候就不同了,路途好像一下变短了很多,路也没那么复杂了,不就是“前面路口左转,走到头再右转”嘛。
理念4 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才能理解得更深 假设我从菜市场给你买回来四个西红柿、三两肉、两个鸡蛋、两个大土豆,现在要你用这些材料准备好两个人的午饭(佐料齐全),你会怎么做? 我相信有人可能做成西红柿炒蛋、土豆炒肉丝;也有人可能做成酸辣土豆丝、西红柿肉汤、荷包蛋;还有人可能做成了土豆泥、西红柿蛋汤、土豆肉丝。
你在读一本书时,就像上面做饭一样。有的作者可能只提供了食材,你需要根据你的阅读目的搭配成不同的菜;有的作者可能是按西红柿炒蛋、土豆肉丝写的,但你要从你的阅读目的出发重新搭配成酸辣土豆丝、西红柿肉汤、荷包蛋。 在第2章“搭好框架”中,你已经知道知识是主观的,你构建的个人能力知识体系框架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你所认知的世界就不同。 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能从自己的阅读目的出发,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那么你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也更容易学以致用。
第2节
阅读目的不同,最佳的阅读方式就不同 掌握上面的四个基本理念后,你就已经具备成为一名阅读高手的基础。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进入具体的阅读实操了。 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阅读《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位MBA教授、一位HR人才发展经理、一位刚入职场的大学生,他们的阅读方法应该相同吗?答案: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取决于他们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如果他们三位都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想再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方法,那么阅读方式基本相同,按照章节顺序,完整地阅读即可。
第3节
整体阅读,30分钟读完一本书 整体阅读是YouCore在日本企业咨询顾问高桥政史的整读法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可帮你在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并且从中找出你所需要的信息。 整体阅读主要适用于下面五种阅读目的: (1)准备做某件事或某个改变,想从书中得到下一步的行动指导。 (2)碰到了某个具体问题,想从书中找到与该问题有关的解决方案。 (3)思路受到了阻碍,想通过阅读从书中得到另外视角的启发。 (4)了解某个人生或职场的基本原理,如80/20法则、意志力原理。 (5)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推荐书单。 不属于上面五种阅读目的的,就要考虑采用多重阅读方法或主题阅读方法(分别在第4节和第5节介绍)。 简单来说,整体阅读就像找人问问题: (1)提问之前,要先明确好问题,再根据找到的人的背景情况,采用不同的问法。(2)提问之后,这个人可能比较热心,会长篇大论地回答很多,有的内容和你的问题有关,有的内容和你的问题无关。 (3)采纳和问题有关的部分,并且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体阅读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步骤1 确定阅读目的 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如果能先确定阅读目的,那么阅读效率立马就能得到提升。如果能更往前一步,做到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图书的话,效果就会更好。
确定阅读目的,最好从两个维度考虑:第一个维度,想解决什么问题。例如,是有点迷茫不知道干什么的问题,还是觉得意志力不够想提升自控力的问题,等等。第二个维度,想解决到什么程度。例如,是有大概的框架就行,还是要一个很具体的行动计划,等等。 明确阅读目的之后,才能知道选择什么类型的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哪些章节应该重点读,哪些章节应该略读甚至不读。
步骤2 提出具体问题 确定阅读目的之后,就知道应该选什么样的书,或者应该阅读一本书中的哪些内容,也就知道阅读到哪个层次更合适,即是阅读到章节要点,还是要阅读到段落细节。 确定阅读目的之后,就可以拿起书了。 首先,看一看书的封面、腰封(若有的话)、作者简介,并且浏览书的前言和目录。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确定这本书跟你的阅读目的是不是相符。如果不相符,就没必要花费时间去正式阅读它了,可以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阅读。 (2)根据作者的简介,以及你对本书内容的大致了解,将你的阅读目的转化为跟作者提问的具体问题。
步骤3 选出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确定了阅读目的,提出了具体问题之后,就可以进入正式阅读了。 一般人在阅读的时候,可能第一步就进入正式阅读的阶段了,但采用整体阅读方法,一定要先做完前两个步骤再开始正式阅读。 整体阅读的应用场景是快速归纳出自己问题的答案,因此采用的阅读方式不是逐字逐句地阅读,也不是去拆解作者的章节结构,而是从你的具体问题出发,在字里行间找出与你问题相关的内容,并且提炼为关键词或关键句。 在提炼关键词或关键句时,特别提醒你注意下面三点。 1.翻阅书页的速度以你能看清每页的内容为标准 因为受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的影响,有人养成了视读的习惯,即一目十行;有人养成了心中默读的习惯,即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无论哪种阅读习惯,都不妨碍你对整体阅读方法的运用,因为影响阅读效率最关键的因素是理解和加工,而非文字的输入速度。因此你在翻阅书页的时候,以能看清每页的内容为标准,无须盲目地攀比文字的输入速度。 2.提炼出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一定要与你的问题相关 每本书的信息量都很大,而且每个人的阅读角度,以及想获取的信息都有所不同。因此,如果不是要全面学习或全盘接受某本书的内容的话,就没必要完全复制作者的内容。就像我们在超速阅读的四个基本理念中介绍的,你是抱着如何做酸辣土豆丝、西红柿肉汤、荷包蛋的目的来的,但作者是按如何做土豆肉丝、西红柿蛋汤的框架写的,因此你需要从中汲取如何挑选食材、如何切土豆丝、如何切西红柿的方法,而不是完全复制作者的全部内容。 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所以花费时间更少,但获取信息更有针对性的根本原因。
3.限定自己最多提炼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限定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阅读更聚焦,带着主动思考来读书,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运作者的原话或陷入无关紧要的细节中。 如果你在提炼关键词或关键句的时候,发现书才读了一半,但是关键词已经写了14个。或者,随着越往后面阅读,理解得越深,你可能发现之前提炼的某些关键词或关键句没那么关键了,这时,你可以删掉它们,或者用新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替换它们。
3.限定自己最多提炼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限定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阅读更聚焦,带着主动思考来读书,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运作者的原话或陷入无关紧要的细节中。 如果你在提炼关键词或关键句的时候,发现书才读了一半,但是关键词已经写了14个。或者,随着越往后面阅读,理解得越深,你可能发现之前提炼的某些关键词或关键句没那么关键了,这时,你可以删掉它们,或者用新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替换它们。只要做到这三点,你的整体阅读就会又快又好。 步骤4 挑选三个关键点 完成对材料的整体阅读后,紧接着你就要花3~5分钟,将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归纳为三个关键点。 归纳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相对轻松,从关键词或关键句中选出你认为最核心的三个关键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寻找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者寻求其他视角的启发,或者写书单推荐语的阅读目的。 假设我抱着“寻找自控力锻炼的可行方法”这个阅读目的来阅读《自控力》,我就可以直接从提炼的关键词中选择三个,分别是“15分钟冥想”“15分钟跑步机锻炼”“4~6分钟放缓呼吸”。 第二种方法相对要求高些,要对关键词或关键句做分类和汇总,归纳出三个最终的关键点。
我最终归纳出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 (1)前额皮质因素。锻炼不足、注意力分散会降低或绕过前额皮质的监督和控制。 (2)血糖水平因素。睡眠不足、自控过度会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削减“我要做”的动力和“我不要”的抵抗力。 (3)多巴胺奖励因素。负面的情绪、过大的压力、善行后的补偿心理、外部广告的诱惑会刺激多巴胺奖励系统,导致现时放纵行为的发生。 当然,还有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状态因素,作者未能从生理机制影响上给出解释,只停留在“现象→影响”这个粗观察的层面上,因此我未将其归纳为重点。
注意力分散、睡眠不足、自控过度、负面的情绪、过大的压力、善行后的补偿心理以及广告的诱惑等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因素,就是通过改变这三个生理因素,从而影响一个人的自控力表现的。 采用整体阅读五步法,在短短的25分钟内,就可以读完一本263页的心理类图书,而且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结论出来,是不是值得尝试? 不过看到这里,你很可能只记得这个整体阅读方法真的很高效,至于整体阅读的五个步骤是什么,每个步骤具体应该做什么,可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就更谈不上去尝试应用了。 因此,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我给你分享一个超级棒的上手即用的小技巧,帮你立马就将整体阅读方法用起来。
下面,我以阅读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为例,一步一步说明这个模板是怎么应用的。 步骤1 确定阅读目的。 确定阅读目的之后,就填写好页面顶端的书名和阅读日期。 步骤2 提出具体问题。 将具体问题“学员反馈最多的影响自控力的核心因素有哪些”,填入页面下方的三角框中,如图5-2所示。
本节练习 要运用好整体阅读方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和理解方法上,更需要动手去实践。 本节留给你两个练习,你可以任选一个完成。如果你有精力将两个练习都完成,效果就会更好。 练习1 请你运用整体阅读方法,阅读《自控力》。请务必从你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设定你的阅读目的。 练习2 请你运用整体阅读方法,阅读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请将阅读该书的目的统一设定为“如何训练才能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敏捷”。阅读完后,你可以在YouCore公众号回复2015,参考YouCore晶美同学的阅读示例。
第4节
多重阅读,用更少的时间彻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整体阅读适用于从阅读材料中寻找1~3个有用信息的情形。 但如果你的阅读目的不仅是获取几个有用信息,而是想做更系统的吸收,如系统学习物理、系统学习财务、系统学习思维方法、系统学习营销理论等,那么就要采用另一种阅读方法:多重阅读。 多重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做多遍阅读,但这个多遍阅读不是简单的多读几遍,而是有很多的诀窍和技巧在其中,你读两遍,哪怕三遍,花的时间都比你原来读一遍要少,而且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简单来说,多重阅读就如同石油勘探一样。石油勘探人员通常通过普查、详查和细测三个步骤进行地质调查。
(1)普查工作是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多重阅读画出阅读框架的过程,就是在明确阅读范围。 (2)详查主要是勘探人员进一步证实普查有希望的地区,从而选出更有力的含油构造地区。多重阅读的第一遍变速阅读,核心目的就是要选出重点精读的内容。 (3)细测主要是确定含油构造,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钻探。多重阅读的重点精读,就是要将阅读内容归到你的个人知识体系中,变成你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顺畅地调用出来。 下面我以如何阅读《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为例,演示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多重阅读总共四个步骤:① 明确目的;② 画出框架;③ 变速阅读;④ 重点精读。 步骤1 明确目的 这个步骤跟整体阅读的步骤1完全一样,要求你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始阅读,这样既能选出合适的图书阅读,又能保证阅读时的高效性。 如果你之前对阅读题材有基础的话,还可以在阅读之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本书的话,我会怎么组织观点呢?经过这一步的思考,你再翻开《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这本书,跟你什么都不想就直接翻开书相比,阅读的主动性、理解的程度就会大大增强。 步骤2 画出框架 确定好阅读目的,自己做过初步思考后,就可以浏览书的封面、腰封(如果有的话)、作者简介、目录、前言等。
假设你的阅读目的是想掌握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浏览了封面、作者简介、前言和目录后,就会发现这本书就是按解决问题的步骤组织的。因此,你完全可以根据目录,画出阅读框架。这个阅读框架不是要照抄目录内容,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提炼为关键字或关键词,如图5-7所示。 这里给你一个小提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你在电脑上绘制这个阅读框架。这样做的优点有两个:一是制作效率高;二是随着后面的多遍阅读,扩充和修改起来更方便。 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在纸上绘制也是可以的,虽然没有电脑上方便,但相较不绘制阅读框架,效果还是好很多。
2.与阅读目的相关,但你已经很熟悉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阅读时以你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浏览即可,只需留意其中是否有个别值得借鉴的要点,千万不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仔细阅读。 不少人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反复阅读自己熟悉的内容,因为在自己阅读的舒适区里,会有一种读起来很轻松又有收获感的错觉。一定要克服这个习惯,因为反复阅读已经很熟悉的内容,是一种投入产出比很低的阅读习惯。
3.与阅读目的相关,但是你不熟悉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第一遍阅读时就要回到正常的阅读速度进行阅读。 而且在每一章或每阅读10分钟之后,必须停下来,离开书本,在脑海里回忆刚刚阅读过的内容,然后将你能回忆出来的内容,添加到阅读框架中。 添加回忆内容时有个小技巧,就是先将所有你能想起来的内容添加进来,能想起多少算多少。然后,再花1~2分钟翻阅刚刚读过的内容,补充上遗忘的。
4.与阅读目的相关,但第一遍理解起来很难的内容 在阅读不熟悉的内容时,如果碰到理解起来很难的内容,第一遍阅读时标记下来,看一看,在脑海中有点印象就行。 这些不理解的内容,是你第二遍要重点阅读的,因此不用担心会漏掉关键内容。当全书通篇看过之后,第二遍再来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怎么一开始觉得那么难的内容,这次看起来这么简单呢?
步骤4 重点精读 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将所有内容都重新阅读一遍,而是重点精读符合阅读目的,又是自己不熟悉的部分。 再次提醒,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反复阅读已熟悉内容的冲动,否则既浪费了阅读时间,又不会有任何新的收益。 而且,第二遍阅读的输出与第一遍有很大不同。第一遍阅读的输出依然在阅读框架中,目的是厘清主要脉络,形成初步理解,抓住重点内容。而第二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要将阅读内容归到你的知识体系中,变成你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顺畅地调用出来。 因此,在第二遍重点精读的时候,你需要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将这些详细的内容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你就会忘了。只记录在阅读框架中也没有用,因为不方便查找,你也不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将这些阅读框架拿出来复习一遍。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第二遍重点精读的时候,将这些内容记到笔记里,而且一定要体系化地组织这些内容(推荐使用OneNote,第7章的笔记技巧中会具体介绍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到这里你已经完成多重阅读了。 多重阅读一共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侧重点。 (1)明确目的。这个步骤是在阅读开始前就要完成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主动阅读的意识,因为任何一本高质量图书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而且都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解读。如果不明确阅读方向,就会迷失在森林中,缺乏有效的输出。 (2)画出框架。这个步骤是在浏览完封面、书腰、前言、目录后开始做的,目的是理出阅读的主要脉络,这样既能形成整体概念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又不会迷失在段落的细节中。特别是在某些书自身逻辑不太清晰的情况下,这一步更有价值。(3)变速阅读。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进一步理清脉络,形成初步理解,并抓住重点内容。关键是要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要跳过;熟悉的内容要快速浏览;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大致看一遍;与目的相关、又不熟悉的内容要仔细阅读。 (4)重点精读。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阅读的内容转为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记住,这个步骤只阅读与目的相关并且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而且要按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来记笔记。 本节练习 一个好的阅读方法,看上100遍,不如自己动手做上一遍。 本节留给你的练习是:采用多重阅读方法,自己阅读《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千万别忘了在阅读前设定好你的阅读目的)。
第5节
主题阅读,一天读完上百份资料 了解完整体阅读和多重阅读后,你还需要掌握一种阅读方法: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针对某个行业(如房地产、零售)、某个专业领域(如资金集中管理、HR 绩效管理、生产成本管理),或者某个具体问题(如何提高客户回头率),在一天或几天的时间内集中阅读大量材料,以便快速建立全新知识体系或完整解决方案的一种阅读方法。 主题阅读是以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为基础的,它与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体阅读和多重阅读同一时间都只阅读一份阅读材料,而主题阅读则需要同时阅读几份甚至几百份阅读材料。
见,填充内容。 下面,详细介绍主题阅读的两个步骤。 步骤1 搭建主题框架 根据对主题掌握程度的不同,搭建主题框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对主题一无所知的情况 在对主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先翻一遍书,构建出基本框架,再开始主题阅读。而且最好选用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但内容相对比较浅显的书。 例如,当全新了解一个行业时,最好选用行业蓝皮书或行业研究报告作为第一份阅读材料;刚开始学习会计知识时,最好选图解会计之类的入门书。因为它们覆盖的内容很完整,框架很清晰,内容很简单。 利用它们搭建好初始框架后,再阅读更专业的内容。例如,要学习会计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阅读那些通用的会计教材。
2.对主题有一定理解的情况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就基于你已有的理解,从阅读目的出发,先构建出一个主题框架(如某个咨询解决方案的框架),阅读更多资料后,再做修正。 步骤2 填充主题框架 主题阅读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且结构化地整理出来。 这就需要你在第一步构建出的主题框架基础上,按图索骥地搜索阅读材料,以及按照主题框架结构化保存收集到的材料,否则你会迷失在海量资料中。
总结 你已经完成对YouCore四大阅读理念、三大阅读方法的学习。 你一定已经发现,其实三大阅读方法就是四大阅读理念在不同阅读情形下的运用。把握好这四大阅读理念,你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阅读方法: 理念1 带着目的阅读才能学以致用 理念2 第二遍永远比第一遍更容易理解 理念3 阅读后回忆,效率更高 理念4 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才能理解得更深 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主题阅读这三大阅读方法,分别有它们适用的场合,因此在选择一个阅读方法之前,需要先明确阅读目的。
学员感言 我以前怕读书,因为实在读得太慢,一个月都读不了一本,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生怕错过了什么金句。这下我知道了,根本没有必要这样读书,速度不仅慢,效果还差。用新学的YouCore阅读法,我终于不怕读书了。 ——学员1 我从小到大读了不少书,但要问方法,基本都是一个,就是从头翻到尾。从来没有想过根据不同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还各不相同。如果能早一点知道这样的读书方法,收获会更多。 ——学员2 书外求助 看完了这一章,有没有将书中的阅读方法用起来?使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