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继N年前的《恶作剧之吻》后,我第二次这么认真的看一部青春剧。当然,最大的原因是为了昊然弟弟。很久之前我就说过,如果让我再年轻上十年,在校园里,我也会爱上昊然弟弟这种干净、阳光、爱笑的大男孩。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致青春》,我更喜欢平平淡淡的《最好的我们》。或许是觉得这部剧更加真实,更接近于我们的实际情况吧。
我是看完了网剧后再回头看书的,在我看书的时候,脑中就不断涌现出刘昊然和谭松韵饰演的耿耿和余淮。就好像他本身就是余淮,而她本身就是耿耿。不得不说,刘昊然和谭松韵都演得很好,神态、表情和语言轻重等都表现得很到位。
一个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于清华北大的理科学霸余淮,一个靠运气考上重点高中的学渣耿耿。学霸与学渣这段平淡而悠长的爱,让我这位老阿姨看得好纠结、好心疼。
我又何妨不想大声说爱,向你承诺未来。但是我的家庭及出生压得我喘不过气,我唯有努力学习,这是唯一的出路。我好想紧紧抱着你永远不放手,但现实却把我打败。我觉得余淮心里已经向耿耿表白过无数次,那种想爱又害怕的心理战一直在上演。
很多人说余淮没有路星河对耿耿好,希望路星河和耿耿在一起。但我看来不是这样,路星河的家境好,无忧无虑,或许能爱得更纯粹吧。但是余淮的爱都是藏在心里的,他默默地付出。
余淮在参加物理竞赛封闭训练期间被老师没收手机后无法与耿耿联系而急得发疯。余淮在和路星河对战喝了N瓶汽水后说出了那句我喜欢耿耿。
余淮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高考,他和耿耿说,我们都要考到北京,那样我们就又可以在一起了。我有话要和你说,但还是等到高考后说吧。作为对你的奖励。而这句话耿耿又是等了多久。
可是他终究没有机会说出来。他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一个曾经那么自信满满的人一下子跌落了谷底。高考后他没有按照约定和耿耿会面。而是消失了十年。而耿耿也等了他十年。故事的结尾两人还是在一起了,这算是很大的安慰了。中间有太多虐戏就不说了。
谁说的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我觉得结果很重要。只要结果是你,无论过程怎样千辛万苦,都觉得无所谓吧?
网上很多人好奇问刘昊然有没有和谭松韵在一起,很想他们现实中也在一起。刘昊然是97年的,谭松韵是90年的,你们就放过昊然弟弟吧,他的路还长着呢。我们只要知道耿耿和余淮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就行了。
这个剧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与师生情也让我感动不已。高中的生活忙碌而又枯燥。都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相互鼓励、相互支撑才熬过来的。这种情谊要好好珍惜。
长大后没有固定的教室了,你可能都没有时间和机会慢慢去了解一个朋友了,遇见之后很快就分离,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大人们都这样。
对时光的感怀需要闲情逸致,忙着活命的人只看明天,顾不上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