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希娜·艾扬格的《选择的艺术》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世间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故事。约瑟夫·坎贝尔”
我18岁的时候稀里糊涂,对自己的未来迷茫一片,2003年中央电视台播放连续剧《我们的连队》觉得挺好看,
爸爸说:“你看当兵很好玩的,都是年轻人,去部队锻炼锻炼吧。”
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所以看了这个电视剧之后,就听从爸爸的建议去当兵了,虽然我是听从爸爸的建议,但这部连续剧的故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让我对部队有了模糊的认识,促使我愿意去部队,到部队第一年我是非常想留
在部队的,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我多渴望了,新兵连我只能拉单杠6个,并且是不规范的死乞白赖的算6个,到老连队第一次考核我拉了66个,我知道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不能让别人对我的第一印象非常突出,就失去了先
机。快轮到我拉单杠的时候,我暗暗给自己鼓劲,默默的一遍又一遍的说:“我行,我一定行。”我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浑身发烫,感觉身轻如燕,我一口气拉66个不换气。拉完单杠我满脸火辣,大家高声喝彩。
我是我们连队新兵拉单杠的第一名。
我不善言辞,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不会给领导叠被子、洗衣服、送礼物、打牌、各种献殷勤拍马屁。
部队每年都会派人学各种技术,一个连队120人左右,大概有9个左右学技术的名额。
厨师、驾驶、修理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不过这里面没有我的名字,后来有一个名额是去总参谋部兵种部学习军事伪装,在班长的推荐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不过指导员问各班长:“你们推荐的人选军事素质如何?”各班长都说不怎么
样。指导员说:“去北京学军事伪装理论多一些,如果选军事素质不强的,回来会跟不上连队节奏。军事素质比较好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是李刚。就这样我在没送礼、不善言辞、没关系的情况下幸运的拿到了最后一个学技术名额。
我们的班长张可银喜欢看书,我在部队看的第一本说是从班长那里借到的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虽然现在看这本书觉得也不怎么样,当时似乎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所以第二年我决定离开部队。
离开部队我没什么可做的,就做了保安,我终于体会到了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做保安造成路径依赖,或者说被体制化,今年我30岁了,我该给自己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去工厂上班,找个女孩子结婚?在家,可是收入太低
找其他工作?貌似可选择的范围非常狭窄。
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目前看10年读2400多本书貌似效果不理想。
像梭罗一样减少自己的欲望,不结婚,过自以为正确的生活,将来我是否会后悔?
“你的视野决定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进而影响着你对社会的期望值以及你对生活的展望。”
如果我不读2400多本书,并且我喜欢看美国作者写的书,我就可能像村里的同龄人一样,早早结婚生子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玄涯的《我执我心》“之前爬山遇见一人,30多岁,单身未婚,无正式工作,无钱无权,大学毕业,未成,遂舍业而流浪,他的梦想就是走遍中国56个民族地区,就一直走下去。我问走完之后干嘛?他说不知道。有喜色
也有愁容,在他身上同样出现。每个人,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这两样都是终身相伴吧,只是各自所喜、所愁不同而已,味道却比较相似。
有人说羡慕他的潇洒,也有人说他心无大志无正业无妻室家庭,是一失败之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生活的勇气,而不应该看他怎样去生活,毕竟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不管是遇到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高兴的时候高兴,痛苦的时候悲伤,都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想那么多那么深,眼看着远方,只要心里有念,不管是富是贵是穷是贱,最多也就环绕几十年,百年之后所有都烟消云散,从头开始。自然万
物皆有循环,无论是日升日落,还是春夏秋冬。
但多数人还是很固执,很计较,太关注中心的黑点却忽视看不见整个画面的图形,我是在反思,也是在学习,不去评判,只观照自我,积极行动,尽量圆满,至于结果得失,来了便是要接受的。”
现在我感觉自己陷入选择的两难,不过我记得TED《你该如何面对艰难选择》中说道:“艰难选择之所以艰难,并不是因为我们考虑的不周全,我们的无知,而是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没有最好的选择。”如果有我们就不会纠结了。
“作家弗兰纳丽·奥康纳曾说:“写作是为了挖掘自己的所知。”或许我们可以把它改为:“选择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我。”这两句话我都有体会,如果我不看《选择的艺术》这本书就不会写读书笔记,就不会挖掘出自己以前看过的文章。选择必然会产生后果,甚至是可怕的后果,可是这些事情让我们了解自己在乎什么、自己关注的事情是什么。
动物面临可能的危险时通常会选择逃走或者战斗。人通常也是倾向选择熟悉的但可能长期不太好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要放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