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先不问,没做先不说

我观察身边有些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明明特别“努力”,然而却还是抵不住别人突击后取得的成绩。身边来了一新同事,基本上每天都在看专业书,也不主动参与到我们的聊天当中,只是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平时一遇到问题倒是很主动的去寻求前辈的帮助,基本上有问题都要问个到底,而后心满意足。然而在考试结果出来的时候却大跌眼镜,好像并没有考到多高的分数,还差点没通过,这让我们这些靠突击靠技巧考得比他好的人心中一阵窃喜:学的时间长也没啥用啊,最后还不是一个样。

问题出在哪,是他不够努力?他在考试前的时候就一直在看书,刻苦程度比我们高很多,于情于理都应该比我们考得好的,不过,连续几次都是考出很差的成绩以后,我们就渐渐觉得,其实他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而他那看似勤奋好学不懂就问的习惯似乎也没给他带来好结果。

昨天与好友交谈,谈及此类情况,好友乃是自学能力超强,考试全靠突击却总是能够通关,他说他一般遇到问题都是忍着不问,坚决不问,非得自己找到答案才罢休。对比前面提到的新同事,我虽不大认可其过于极端的做法,但似乎明白了为何“努力”却没有好结果的原因了。因为他的努力只是在表面上的努力,不懂就问让他养成了凡事靠别人的糟糕习惯。

因为周围随处都是可以询问的人,所以没有必要遇到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后在请教别人,而是养成了懒惰的思维的定势了。有时候,我也常犯这种错误,毕竟,相比较于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找答案,直接问别人做个伸手党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但是,过后发现,不懂的还是不懂,即使这个问题已经问了别人了,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答案如浮云流水一般只是从我脑中飘过,印象并不深效果很不好。

同理,对于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倾向于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计划,好像向外界说了以后就达到了完成目标的效果,实则不然,这种虚幻假象带来的满足感其实更可能扼杀我们的计划。我们本想通过告知外界来起到督促自己的作用,却不知让我们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点在《减肥除了要管住吃饭的嘴,还要管住说话的嘴》已有详细阐述。

没做先说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爽,而坏处却可见一斑。对于没有达成目标的我们,迫切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计划,也许本身就是急求别人的认可吧,信心不足,又怕最后完不成,只好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通过计划说明自己已经很努力,自己也有努力,也给自己打打气。但是,衡量你有没有进步并不是你做了多么漂亮的计划,多么深刻的认识,而是你最终出的活的质量如何,也就是你完成计划的结果如何。不能出活的计划都是扯淡,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克制自己没做就说的习惯,其实和克制自己推销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习惯一样,都以为能带来好结果却不然。默默地做,做完再作总结向别人展示你的成果,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尊重和佩服,于人于己都是比没做就说好很多。

个人在实践这两个道理的时候总觉得有点难,养成一个坏习惯后要改正过来确实需要花费一点的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开启了早起模式,关注了一些积极上进学习的公众号和微课堂,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英语,也要改变自己。但是可能想法太...
    顺馨果阅读 298评论 7 1
  • 连续不中断执行 用;可以让多个命令连续知行,中间出现错误并不会中断后面命令,如 mkdir test; mkdir...
    你说你要一场阅读 1,685评论 0 0
  • 最近总结出的道理就是,不要做让别人勉为其难的事情。比如僭越双方关系,打听别人可能不想说的事情,交浅言深,刨根问底审...
    容我醉时眠1阅读 804评论 0 1
  • 学习易效能时间管理课程一百天,今天已经进入了第42天。我们第五小组本来有十个人。能够坚持到今天的一共有六个人。 我...
    心想事成_59a2阅读 170评论 0 3
  • 以后就把这里当作我总结的地方吧,刚好可以练习使用东西至于总结的东西是什么就看着吧,感觉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
    空也不空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