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父爱似水
如果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那我就是那个儿时撒娇、青春期疏离、懂事后沉默、长大后重新学习拥抱的小情人。
① 女儿的小要求爸爸总会满足
小时候最喜欢和爸爸出去玩,而且是不用带上妈妈的那种,这时候想吃的东西和想买的东西都能得到满足。
“爸爸,我想吃麦当劳甜筒~”“好,那待会路过再买。”
“爸爸,我要去文具店给同学买个礼物~”“好,那给你钱自己进去买。”
妈妈会说零食不健康不能多吃、这件衣服太贵下次再买,而爸爸不忍拒绝女儿的小要求,他总是说好,然后陪我一起吃零食、一起逛超市。
② 父女之间有了距离
也许是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和爸爸开始产生了小距离。那时可能爸爸生意上比较忙,性情比较急躁,当他心情不好时,往往一件小事都会被迁怒到。那时的我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变得寡言沉闷,不喜欢与父母分享。
于是,我学会了观察爸爸的情绪,当发现他眉头紧缩时,我的动作也尽量变得小心翼翼,然后尽量悄无声息地离开。
爸爸很快察觉到了女儿的疏离,他有时会试图找些话题拉近彼此,但往往被处于青春期的我假装没听见似的忽视。
父女俩彼此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女儿不会像以前那样向爸爸撒娇要吃麦当劳,爸爸也没有机会宠溺地捏捏女儿的小脸蛋说好。
③ 彼此间无声的关心
初中和高中为了求学方便,我在大姨家长住,偶尔放假且碰上爸妈有空才回一趟家。说实话,虽然大姨和姨夫像女儿般疼爱我,但我还是经常在夜里想念爸爸妈妈。也许是性格原因,也许是距离影响,父女俩变得不太善于表达。
在大姨家住时,每周都会给妈妈打电话,但很少给爸爸打,一是害怕电话里的沉默,二是关心的话说不出口。因此,每次都是通过妈妈来了解爸爸的信息——爸爸最近很忙吗?爸爸身体怎么样?让他少喝点酒,你们也要注意休息……
不善于表达的人,很难将爱说出口,但爱会化为无声的关心。
④ 学着拥抱与表达
随着离开校园走入社会,自己越来越能体会父母一直以来的不易,生活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尽量自己消化,不愿让子女担心。
生意不顺利,身体不舒服,但电话里依旧说没事,叮嘱我只要好好照顾自己就行。
爸爸已不再年轻,岁月轻轻磨平了他的棱角,他的性情也柔和了许多,不似过去那般执拗和急躁,逐渐看淡了外界的评价,越来越注重家庭和家人。
每次放假回家,爸爸总会下厨煮我们喜欢吃的饭菜,看着他系着围裙拿着锅铲炒菜的背影,我会不由地从背后环抱住他,“哇,好香呀,爸爸我要尝一口。”他回头笑笑从锅里给我夹起一小块放进嘴里,“嗯,太好吃了吧。”感觉回到了儿时向爸爸撒娇吃下第一口雪糕的幸福时刻。
这次假期结束返回广州当天,爸爸妈妈和妹妹把我送出家门口,我说完再见转身走了两步,突然想抱抱爸爸,便折身回来,笑着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对着他耳边说:“爸爸,我走了,你要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哦。”
拥抱和表达爱意的感觉真好。
愿爸爸身体健康,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