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顾命钦天书画冧宫
将十石想象成自己,将雨翁想象成百闻轩——这里就是隐梅山庄的话,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李千山拖着头闭眼思考。
“做事原本很容易,但难的是做事需要人来做,以及什么样的人来做?”百闻轩听了李千山关于朝堂上的一道唠叨后开解道:“每个派系都想自己获得利益和壮大自己的派系,特别是在你面前,王爷在冧帝耳边的赞扬,可比十个朝臣。”
“我一向不管朝廷上的小算盘,大阴谋。我只想现在要合适的人,能花最小的代价就把眼下两件要紧的事做好。闻轩兄,南方那些百姓可都是颗米未进,不知在哪个山包上,哪个树下等着水退去找点吃的等待救援。北方有的缺水缺到将自己的血喂给孩子喝,吃干土来充饥。”
“莫慌,如果大家都有利益可图,那么大家都会并头前进。你看看祖制上可没说每个行动的结果由一人来做决定,我们重新设立一个特殊官位:顾命钦天。你在每个派系各选一人前去,重大决议,暗箱不记名投票表决,由你的亲信去唱票即可。下面水袖能舞多长,决议听谁的,就是他们的本事了。”
“为何叫顾命钦天?”
“在这之前,你邀请各位文武百官家中长子,长孙都可参加在金殿的书画大赛,主题是:冧宫。至于要画宫中的房檐,花鸟,还是帝王群臣,自己各自就地取材。为了更好展现冧宫,大赛时间为三月,这三月子弟们不用出宫,在宫中玩乐可,饮酒可。中魁者赏赐良田千亩,家族青玉石牌坊三座,免死令牌一张。”
“古人挟天子令诸侯,今我挟小令老,攒下黄金白银不就是留给子孙吗?当初入朝为官,谁不是想光耀门楣,这家族青玉石牌坊的圣德足够在十里八乡吹嘘几千年了。这免死令牌可是这些不知在水袖里做了多少污秽事的老头的护身符,眼下几个派系虽然在平衡状态,保不齐一朝就被蛇咬。”
“今天扔了笔筒,不够,再扔一个东西?”
“什么?”
“棺材,要纯木纯黑。”
“如果不顾别人的命,就不怪我不顾这帮子孙的性命,那就一命换一命。难怪这帮老家伙如此机关算尽却都不想做帝王,谁都不想被整个天下的人每时每刻算计着,可惜眼下市井中的良才不能入仕,平民秀才无法入官,明君也无能啊。”
“越是贫穷过的人,越容易被一点蝇头小利诱惑,无论是前朝还是柔然国,术戎国,大秦国,迦叶国,官场上一处别院就可收买了几个将军,举人,秀才。只有那些真正见过大院,有大院的人看不觉得稀奇了。虽然你觉得眼下金殿上满座都是污秽之辈,但其子孙里也许就在他们争取的肥沃土壤里,孕孕育着不被一处别院就诱惑,也懂做帝王压根就是赔本买卖,也愿意为天下人治国的良才。”
“如何找呢?”
“书画大赛。”
“真是绝妙了,这一个书画大赛就是一石三鸟之计。第一,让去赈灾的人知道,宫里还有子孙的命要顾着。第二,让子孙能够见识到帝王之位的艰辛,并不是奢靡浮华,要维系江山社稷的稳固每刻每时都如坐针毡。第三,让我正好掂量掂量那些子孙里到底谁是能用之才。所谓三岁可看到老,这些子孙还没有那些老狐狸的演技,都还是本真的样子,看看这批子弟里,是好苗子,还是坏苗子,也好提前谋划。闻轩兄,我现在就去派人去宫外找棺木。”
“不,第一:先写信给我派人来保护你的安全。第二:立马御笔和玉玺写传召三十分份让人快马加鞭送到青冧门里给张先影。还要给他一封密信,调遣青冧门里新进的一批的小弟子,越小越好,去接各家弟子到宫中。第三:安排宫女将好些个空着的嫔妃殿打扫出来。”
十日后,南北双双传来捷报,雨翁写信来:王爷,洪水已经被治理,正在修筑工事,已经垒好基石。信是一个藏头藏尾的密信,雨翁说自己和十石也安全,请勿惦念。
百闻轩十天前收到李千山的来信,派人来保护自己时特别诧异,加之京畿的拾翠斋弟子刚到的密信,知道李千山在下一盘大棋,天下最大的棋。于是诏令弟子全部在宫门口的【醉月居】等候,自己亲自赶到京畿保护李千山。又写信给正在京畿的二弟闻易,去宫门口待命自己将他带到宫中见李千山安排北方赈灾事宜。
唐锦青和百闻易正在【醉月居】吃着辣子鸡,九曲酿,冰粉和七月香瓜。同一时间收到弟子们传来的不同信件。
从京畿唐门弟子送来的密函里,唐锦心知道拾翠斋的弟子正聚往【醉月居】。
“闻易,我们就在这里等吗?”
“不,锦青,你跟我和长兄去皇宫,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将近傍晚时分,百问易和锦青往北方官道走去,带着几十人的顾命钦天和三千禁军。同时唐门的弟子和拾翠斋弟子结为一对暗哨,一个暗中留意京畿各官门动态,一个去【醉月居】禀告百闻轩。
北方的粮食全部发放在已经聚在镇中等待救援的农夫农妇手上,百姓被突然到的几千担粮食和几百担水吓坏了,以为出现了幻觉,怎么可能这么快赈灾的粮食和水就到了。民众已经休养好,正在选址凿井,下一步挖井引渠。
李千山拿着这两封南北来的密函去禀告冧帝,结果文武百官全部收到旨意在朝天广场上朝贺新帝。原来冧帝半月前早就安排好了,等自己偷偷走远了,亲信门就可以拿着自己写好的圣旨去宣布自己退位让贤,将帝位传给李千山。
李千山接着圣旨,站在朝天广场最高的阶梯上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一下就头疼起来。——依旧逃不开这命运啊。
第二日朝堂上,百官倒借着书画之事,往宫中塞自家长女,孙女。
“圣上登基大典上雄龙一主,不如引凰入室相辅相成,巩固社稷。小女年方二八,善歌与舞,正好这几日弟弟在宫中,说思念弟弟,想进宫看望胞弟。”
“陛下,臣之孙女,名叫苜凰,正待嫁闺中,书画笔墨……”
终于打发了那帮老头子,李千山踱步到这芭蕉树下发愁,这才半月,每天每时都要登台唱戏,实在是累。
芭蕉上的雨滴一颗颗落在白玉桌上,李千山在芭蕉叶下抬着头看烟青色的天:“唐锦心,要是你能在我身边就好了,你带我去天心崖养僵尸也好,跟你在这禁宫厮守也罢,只要是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