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母曾经经常产生矛盾,是家庭琐事小事情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经常经常……。
当然,他们没有爆发激烈的争吵。可能早在好多年前,他们没能劝服我继续上学的那一刻开始,就接受了“儿大不由娘”的现实。
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呢,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做生意嘛,根本没有空来陪我管我。才导致如今我跟我父母之间一直都是有代沟,没法沟通,交流。
所以当我执拗地告诉他们我不喜欢你们为我安排的一切时、没有动力去准备那些烦人的事情、不要拿我跟谁谁谁家的孩子比较时,他们“识相”地终止了这个话题。
从他们的眼中中,我特别叛逆出了一种欲言又止的无奈和怯懦。我的确伶牙俐齿,但我知道,我并没有真正说服他们。
多年以后的我,貌似在一次次与父母的拉锯中取得了“胜利”。可事后回想,他们只是屈服在我强硬的态度下,而非真正与我达成共识。
慢慢地我发现,父母老了,开始变得“懂事”。他们不像过去那样不由分说地干涉子女的生活,他们学会了小心翼翼地保留意见。
我很感激他们的开明,却又害怕这种客气与本分,会让他们如鲠在喉般不自在。
可是,我也仅仅只是在内心这样一想,没有创造机会和他们更深入地聊一聊。
问过一些朋友,发现大多数人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仅限于日常生活的汇报,而且都不约而同地遵循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小确幸和小确丧,会和熟悉的朋友分享、会和微博的陌生人倾诉,唯独把父母剔除在外。
这当然没什么错,很多事情本来就是难以跟父母启齿的。我们的人生剧本越往后翻,父母出镜的次数就越少,戏份也没以前那么重要。
朋友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下一代对上一代的集体抛弃,是这个星球上所有繁衍动物的宿命。而这场代际之间的新陈代谢,对衍化出道德和亲情的人类来说,是难以言说的痛苦。”
是的,我们终究会逃离父母的掌控,和他们的生活渐渐脱节。正如龙应台所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当然还会遵循礼教地孝敬父母: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把一部分工资打到他们的账号、节假日给他们挑选礼物等等。
可是这种反哺,仅仅限于物质层面,在精神沟通上依然是一片荒芜。我们与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弃考父母安排的我,成为了一位新媒体从业者。这个职位不像老师、业务员、市场职员那样为我爸妈所熟知,我只能含糊地解释:相当于瞎整的瞎弄吧。
简单一句话带过,懒得解释这个新行业,也不再透露更多工作上的细节。
为什么我们与父母始终隔着一层膜?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年代差异而产生的不信任感。
看过一期《奇葩说》,马薇薇说她父亲是海外留学归来的理工科博士,却在使用触屏电脑的时候格外小心,生怕被自己弄坏。
新世纪的更新迭代太快了,我们父母的步伐明显跟不太上。一个有高学历背景的老人尚且如此,普通父母又怎能真正融入这个时代、融入年轻人的世界?
我们的父母终究是这个时代的落伍者。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观念更新的速度滞缓,我们尤为嫌弃他们在微信转发各种伪科学的养生文章、或者是哗众取宠的谣言谣传。
站在子女的立场,我们似乎是出于本能地怀疑父母的能力和理解力。而缺乏信任感的沟通,必然只能流于表面,像例行公事般简单敷衍。
可是我最近开始反思,作为子女,我们是不是对父母太没有信心了。那种“父母不能真正理解子女”的看法,很有可能只是我们的偏见。
我们不妨学着用更开放、更乐观的态度,预设父母有能力去理解和包容,在他们面前释放更多的信息,给这场沟通提供一个入场券。
充分交流后,说不定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刻板。
就像你会在父母面前选择性汇报消息一样,你的父母也有你所不知道的一面。
韩寒导演的电影《乘风破浪》,主角是一对有着激烈矛盾的父子。儿子穿越到父亲年轻时生活的年代,在那里见识了父亲热血的青年模样。这场看似荒诞的旅行,帮助他与父亲达成了和解。
主动迈出沟通的那一步,循序渐进地把你生活的一点一滴传达给父母吧。
今晚就给父母打个电话,拉拉家常。可以从介绍你的同事开始,再到你最近一次旅行的所见所闻,或者是你近期关注的某个时事消息。
你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是在鼓励父母打开心扉。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我们都懂。趁还有时间,记得多和父母唠唠。